从群体行为看团结力量大

2022-12-15 06:22: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群体行为看团结力量大》,欢迎阅读!
群体,团结,力量,行为
人多力量未必大

1109010128 新闻111 文秋莲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的确,纵观我们周围,我们无一不是以群体的姿态生活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学校、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群体,互联网更是把全球网民连成了一个群体。在群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与其他成员相互联系着,我们的行为就成为了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既不是指群体内每个成员的个人行为,也不是指群体所有成员行为的简单相加之和,而是指群体内的各种活动以及影响群体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包括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协调过程。

人多,说明群体的规模大。那么“人多力量大”在群体行为中就可以描述为“群体规模大的群体群体行为有效性高”,是否真是这样呢?

不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人多力量大”得到了验证。八年抗战,中国小米加步枪打败日本的飞机大炮,靠得就是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抗击非典、汶川救援、奥运成功举办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

但更多时候,这句话颇与我们的经验事实违背。研究表明,群体规模越大,每个成员多付出的努力相对来说却越小,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惰性”

1964331日凌晨,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门前,一位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被凶手杀害。期间,她的大声呼救曾唤醒至少38位邻居亮灯,起身至窗前观看,但无一人出手相救。针对这一事件,社会理学家林格尔曼通过实验调查研究得出隐藏于现象背后的心理规律——责任分散效应。

所谓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当多人在场时,责任在无形之中由众人共同分担,形成责任分散的局面;对于其中的个体而言,每个人相应承担的责任微小且不明确,甚至可能产生“我不出手,自有他人出手”的推诿心理,从而外在表现为一种集体冷漠的现象。

责任分散效应启示我们,“人多力量大”是需要建立在大家都愿意站出来,贡献自己一份力的基础上。当发生问题时,如果人们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没有责


任意识,不能主动站出来,而是寄希望于“他人”或“集体”,那么,即使人再多也不会有力量。这样的群体终将成为社会学家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

再者,一个群体人固然多,若是没有自己的组织,或没有组织起来的权利,只是一盘散沙而已。最先提出中国人是“一盘散沙”的是梁启超。梁启超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中认为,中国人“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梁启超显然是把中国人所以为“一盘散沙”,归咎于中国的民族根性或曰国民性,所谓“无合群之德”。

综上所述,人多力量未必大。群体效率的高低并不取决于群体规模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责任意识以及群体的组织科学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c7c016fab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