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万历十五年》,欢迎阅读!
万历十五年
一切的徒劳无功
初拿到此书,觉得很讶异,这是一本矛盾的书。它讲述的是中国历史,却是由华人所著,英文写成;它既有商业性质,又有学术色彩,起初在美国面临出版困境;它用温和的笔调描绘历史,却引发了我们读者无穷的思考。
当我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是意料之外。我以为它是历史的巧合,要用一切的大大小小看似无关的事件去描绘一个未来——明朝,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衰落。然而它却是必然或者说宿命,种种迹象表示,明朝的衰亡已经在所难免,但是在万历十五年前后,历史给予了这个曾经伟大的王朝的帝王和大臣们最后一丝机会,抓住了虽不能起死回生,但至少可以稍行变革,苟延残喘几年。
遗憾的正如这本书的英文标题,“无关紧要的一年”。读起来普普通通,却那么的辛酸,这一年始终是无关紧要的,不管皇帝是励精图治还是不理朝政,不管首辅是锐意进取还是循规蹈矩,不管将军是足智多谋还是平庸无能,不管文官是清正廉明还是贪污腐败,不管哲人是激进极端还是保守中庸,最终一切都徒劳无功。这一年明国在衰亡中越滑越快,错过了振兴的最后时机。
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七个人,而这个王朝的必然的结局却与这七个人无关。黄仁宇写的不是“巧合”而是“必然”,是因为他通过万历十五年前后几个典型人物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明朝错过16世纪末改革机会的原因,不是官员阳奉阴违腐败无能,不是皇帝怠政懒散昏庸无道,不是首辅拒绝改革无德无能,更不是将军守土无方拘泥成例,而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国之精神,已经耗尽了生命力。 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中国二千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因为这个症结的存在,一切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剧。张居正一心重整赋税,丈量全国田地,纵然反对者众多,但依着他当时的名望和权力,应当是可以成功的,但是他却死于1582年,改革刚刚开始之时,年仅五十余岁的他抱恨终天;海瑞奉行传统儒家道德,成为全国的典范,但最终没看破官场的之道,多任闲职,一身抱负无法施展;李贽继承心学主张,试图改革儒家学说,可惜终是不敌保守的众儒,被捕入狱,自尽而死;万历皇帝本有中兴之愿,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天子家事又被臣子粗暴的干预,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并肩长眠,早已厌倦充当木偶的他也终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使明朝再无振兴的可能;戚继光写成《练兵实纪》、《绩效新书》,使明朝终于有了规范的军事训练手册,他更是注意战术上的革新,为帝国提供了军事改革的契机,但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也迅速失势,1588年,将星陨落,明朝终于失去了重整军备的最好机会,三十一年后,当八旗军以精锐骑兵冲击明军的侧翼,以寡敌众,斩杀明朝多名将领的时候,曾在蓟州练兵的戚继光,若在天有灵,看着兵败如山倒的明军和即将破碎的山河,不知作何感想。
《万历十五年》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其制度有太大的关系,一个国家忽视了法制,只强调成例,最终只会止步不前。而这止步不前,连张居正、戚继光这样的人都奈何它不得。
正所谓真正的悲剧不是个人的过失,而是文明的宿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c50912008a1284ac95043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