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二下册生物知识笔记》,欢迎阅读!

初二下册生物知识笔记
第1节 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的发生
1.神创论:由神或上帝创造而来,一经造就,不发生改变。 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形成的。
P3雷迪实验:①否定自然发生论 ②变腐烂的原因:有微生物的滋生;
③生命起源仍未知,当时无显微镜,观察不到微生物。 3.生生论:生物是来源于生物,不能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形成。 P4巴斯德实验:确立生生论。
4.宇宙的生命论:来源于其它星球。 陨石:有机小分子
5.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的条件下长期演变而来。
原始大气:甲烷、氢、氨、水蒸气 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 起源过程: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一.化石
1.概念: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2.种类:①遗体 ②生物的生活痕迹、遗物
3.记录的生物进化:年代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 年代晚,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4.总的进化趋势: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二.地球上的生命史
1.①前寒武纪时期:原核 ②古生代
③中生代: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和鸟类;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为优势类群 ④新生代
2.生物的“大灭绝”和“大爆发”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达尔文:《物种起源》
2.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人们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不断选择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
3.自然选择: ①概念:在生存竞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生物争夺生物和生存空间)
②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
③结果:适者生存,实现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4.自然选择普遍存在
结果: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去向,不定向变异。
第1页
一.类人猿和人的比较
1.相似的特征:外部形态 形体结构 行为表现
2.具体的区别:①运动方式不同 ②制作工具能力不同 ③脑的发育程度不同 3.原因: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祖先 二.猿向人过渡
1.森林古猿进化成古人类:证据:化石
2.人类的进化阶段:①南方古猿 ②能人 ③直立人 ④智人
3.归纳: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出现语言 三.人种
1.蒙古利亚人:黄 2 .高加索人:白 3.尼格罗人:黑 4.澳大利亚人:棕
四.现代类人猿
1.长臂猿 2.猩猩 3.黑猩猩 4.大猩猩 第1节 生物的分类 一.分类方法
1.分类依据:以生物的性状差异和亲缘关系的远跟近为依据。 2.分类的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最基本:种 最重要:科
3.总结:单位越大,物种越多,亲缘关系越远。 二.生物的命名
双名法 拉丁文 属名+种名+命名人 第2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海洋,江河,湖泊……
2.主要特征: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②进行光合作用,自养 3.作用:①美味食品 ②提供充足的氧气 ③药用价值:琼脂,典
④日用品原料:护发素 ⑤水域污染的指示植物 二.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阴湿的地面,墙壁…… 2.主要特征:①有假根,有茎,叶的分化 ②叶片小而薄,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作用:①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②保持水土 ③某些动物的食物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森林,溪沟,田野的阴湿环境里。
2.主要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3.作用:①绿色食品 ②药用价值 ③肥料、饲料 ④观赏价值
总结:孢子植物均用孢子繁殖,以蕨类开始出现输导组织,植株长得较高大,都有一个较低等的特点,受精过程中离不开水。 四.种子植物(最高等) .
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c13ec88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