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先秦思想史》有感

2022-04-11 15:21: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中国先秦思想史》有感》,欢迎阅读!
思想史,先秦,有感,中国




读《中国先秦思想史》有感

吴丹丹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9级民族学2 学号:209

【摘 要】中国先秦思想史——中国思想史的一块瑰宝。孔子、孟子、荀子、老子等等这些中国思想界中的大师,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先秦思想史,虽有不足,但是他们的成就却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这些大师们的思想很多经过几世纪的发展和演变是越来越与时俱进,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 先秦 思想史

读赵吉惠著的《中国先秦思想史》,首先第一感觉就是震撼。中国先秦思想竟是如此气势磅礴,如此震人心弦。先秦诸多思想家,诸多思想流派,造就了百家争鸣的壮观奇景,他们的思想源远流长,造就了思想界中的一朵奇葩。儒、墨、道、名、法、阴阳诸家,各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启迪人的心智,对后世可谓是影响深远。中国先秦哲学可谓是中国汉唐宋明思想发展的根基,研究中国哲学史,必须首先了解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是那么的深远博大,虽只是中国文化一部分,乃至只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但先秦思想已经让人那么的震撼,世界多元文化一定会更加让人震撼。

读了《中国先秦思想史》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中国思想史”与“中哲学史”之间的区别,也了解了“中国思想史”和“中国通史”之间的关系,最有感悟的应该是先秦诸子的思想。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严重震撼了当时的教育体系,平民百姓也可以接受教育,这个思想不仅仅在当时造成了影响,也为后世统治者注重教育提供了依据,也可以说“有教无类”是在为后世的教育制度打开窗口,“有教无类”教育思想至今仍散发着属于它的光芒。孟子的“仁政”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反对“不义之战”,还提出了“民本”思想,“民为贵”的政治主张。孟子的“民本”思想虽然不是最完备的,但是在那时可谓是进步的思想,已经意识到“顾民、安民、爱民”的重要性。荀子则是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使先秦思想更加的辉煌。

一、“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的区别

很多人都混淆了“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这两个概念,概念不清晰。

我也不例外,到底“中国思想史”等于“中国哲学史”,还是它们是谁包含谁的关系呢?在《中国先秦思想史》这本书中,作者就很明确的指出了“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的不同。第一:研究思潮方面,“中国思想史”的外延比“中哲学史”的广。“中国思想史”是研究哲学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然而“中国哲学史”则是很专门的研究哲学方面的内容。第二:“中国思想史”着重的是研究那些思想家们、哲学家们提出的逻辑规律和由此而延伸出的哲学理论思维的经验总结和教训,“中国哲学史”就很着重于哲学方面的研究,比较着重研究哲学的逻辑规律。

“中国思想史”应该简单的理解成是思想家们或是哲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中国哲学史”则是哲学家们研究哲学所发现的规律,然后这些规律形成了哲学体系。



1




二、“中国思想史”与“中国通史”的关系

“中国思想史”与“中国通史”是什么关系呢?是不是说“中国思想史”就是“中国通史”呢?其实不然,“中国思想史”只能说是和“中国通史”关系密切。“中国通史”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历史基础,“中国思想史”是在“中国通史”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领域研究之深化与提高,“中国思想史”是借助“中国通史”提供史料和社会背景进一步研究社会意识形态。

简单来讲,“中国思想史”是研究社会意识形态的学科,而“中国通史”的范围广于“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史”是针对“中国通史”中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是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研究前人的思想得出总结,为后世提供服务。“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是意识即所谓的思想,而“中国通史”则是历史事实,历史事实里面又有社会意识的存在。

三、先秦诸子

(一)孔子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世所公认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所提倡的“有教无类”“仁者爱人”“和而不同”“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思想已经超越了时代与民族的限制而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儒家文化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对中华民族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同时,儒家思想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孔子的很多思想已经跨出国界,走向了世界这个更加宽广的舞台。很多思想备受世人的爱戴。孔子不愧是一代思想界中的大师。

孔子的“天”的思想在很多学者中认为这是唯心主义思想,但是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孔子“天”的思想是作为自然界的观念使用的,这种自然天论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深刻意义。孔子的宇宙观本质上是一种不成熟的唯物主义观,是由不成熟的唯物主义向光辉的唯物主义过渡的一种哲学态,因而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二重性特点,同时也残留有不少的唯心主义的痕迹。孔子对“天”的思想只能说谁缺乏对事物辩证的认识,不能笼统说孔子的思想是唯心主义。

孔子一代大师,其中有成就,也有不足,但是人的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当时的教育水平、科技的发展水平下,孔子仍旧能成就自己的不凡,那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当时的教育水平用与现在的相比,可以说相当的落后,加上当时的社会是很动荡不安的,诸侯之间的征战不断,但是孔子却能在那么落后和坚信的环境下刻苦学习成就自己,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真的是相当了不起的。 (二)孟子

儒家学派的另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创建的儒家学派,并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发展“仁”学说并建立“仁政”学说体系,即“王道”思想体系。孟子认为出现乱世的主要是因为邪说诬民,仁义充塞,要实现治世就要建设仁政,实行王道。可以说孟子的





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齐鲁书社出版;2002年版,总序第1



2




主要思想就是王道思想。孟子非常之重视民心的向背,人和就是要人心之和,行王道,民心所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在孟子的王道体系中,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提倡“民为贵”,关心民间疾苦。如果说孔子的“仁”学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那孟子的思想就进步了,他虽还是从统治的角度来出发,但是已经意识到了“安民、爱民”的重要性,统治要长治久安就要安民、爱民,让民有所归属。这个思想虽然还是很大程度上是服务统治阶级的,但是这个思想在当时已经很先进了,也提出了后世“民本”思想的模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征战,百姓直接受到牵连,受苦最严重的肯定是百姓,孟子同情百姓的疾苦,提出“民本”思想是希望统治者能安民,是百姓有家可归。

孟子还反对“不义之战”,因此孟子提出了“春秋无义战”《尽心下》“善战者服上刑”《离娄上》)的政治主张,这些政治主张同样是其“王道”的重要内容。他对受到战争毒害的人民表示同情。后世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到这样子的观点:孟子对兼并战争给社会和人民造成的灾难寄予同情,这是要给予肯定的,但他提出的“春秋无义战”“善战者服上刑”的口号是不正确的,是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的理论首先要分清楚战争的性质,不能一概论之谓“无义战”,不能否定一切战争。应该根据不同性质的战争采取不同的态度。 (三)荀子

荀子——战国末期的一位思想家,他继承和发挥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糟粕,同时还广泛的吸收了其他学派的唯物主义的积极的思想成果。荀子在我国先秦思想史上,是第一个有系统的从唯物主义哲学理论高度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想家。

认识论是荀子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显然,荀子是属于前者。荀子认为凡事都可以认知,认知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同时荀子还提出了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和事物之理无限的矛盾性。这些理论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先进的,虽然不完善,但是却是中国古代的进步,已经提出了古代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了。

先秦诸子中还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家,老子、庄子、韩非子等等,虽然他们也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是看完《中国先秦思想史》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然而荀子却是集儒法道各家思想的思想家,他可谓是集百家之大成。先秦诸子中不缺乏思想家,为什么我却独独对这孔子、孟子、荀子印象深刻呢?我自己也很好的深思了这个问题。最终的解释只能这么说,孔子——创建了儒家学派,思想界中的伟人,也可以这么说,自小的我们很多都有耳濡目染老师口中的孔子的思想的渊博,儒家思想的让人深省。孟子,又一位伟人,之所以崇拜他,可能是因为他的“仁政”学说吧,那虽不是完善的学说,但是在那时动荡的年代,那是多么珍贵的学术思想啊,中老一辈的人都是经历过战争过来的,那时候如果没有战争,那该多好啊。崇拜荀子,是因为他的学说中有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存在,作为新新一代的我们,事物都要辩证客观的看待,我们不能因为荀子思想的不完善而否决它。

中国先秦思想家们创造了先秦的辉煌,也创造了他们自己的辉煌。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先秦思想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齐鲁书社出版;2002年版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bf657c6d5bbfd0a7956733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