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度写范文[教学反思]简短的教学反思模板》,欢迎阅读!
[教学反思]简短的教学反思
1 教学反思的涵义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 教学反思的基本类型 美国著名的反思性实践运动的倡导者肖恩认为:教学反思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在“行动”前和“行动”后;第二个时段是发生在“行动”之中。教学反思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2.1教学实践活动前的反思 这主要是在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的智慧技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二是看能否寻找到解决这些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是基于教师教学经验的预感,是基于对教学对象充分认识的预测。 2.2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 这主要指向课堂教学,主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因为这一阶段的反思强调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问题,也就是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2.3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 这主要是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它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这种回顾,需要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涵盖量就很大,如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目标达成是否合理等。同时它研究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即学习方式的改变,它更强调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即教学方式的改变,进一步理解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及行为的转变。 目前,广大教师更侧重于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这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把教学反思扩展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才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3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在实践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表格法 表格法即设定固定的表格,采取填表的形式记录教学反思的内容,如笔者一节课的教学反思(表1)。 教师可将此表格附于每课教案之后,在教学告一段落之后填写此表格,主要就“反思与心得”予以梳理和记录。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由于普遍存在教学工作量大的问题,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明显节约时间,积累素材,以利于日后系统的思考,当然表格的制定还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一步细化。 3.2日记法 教学日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教师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及感兴趣的内容予以记录,自由展示自己的撰写风格和特色。比较常见的教学日记形式有:点评式、提纲式、专项式、随笔式等。这种方式为大多数人所用,有的记载在专门的教学反思录上,有的直接在博客中彰显。如笔者所在学校开通了教师博客(https://blog.省略/u/wujunmin/index.html),一有心得,三言两语,略作记载,以备后用。 3.3录音法 在课堂上,随身携带一个MP3或MP4,录下自己的原生态课。选择安静的时候听着自己的录音,进行教学反思,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把录音整理、记录下来,以利于更进一步的研究。这种方法可以对自己的课堂语言、教学机智、引导策略、学生反馈等多个层面上去理解一堂课的内涵,更多地发现问题,是平时教学反思实践中所能采用的最优手段了。笔者录制了“生物学中的模型构建与应用”,重点反思了学生对模型的分析表达,并修改了自己的导语,在另一个班重新讲述时,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3.4录像法 录像可以从声、形、色等多个角度动态记录了一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包括了教师的板书等,是最丰富的反思资源。教师可自行浏览自己的或其他教师的教学录像带,在播放中找出一些自己觉得很特别的画面,将其静止,思考反省为何当时会如此地教,是否妥当,下次应如何改进等内容。还可以在观看了全部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后,思考”如果让自己重新设计这一课”等问题。这时,最好找几位同事和自己一起观看
教学录像带,共同进行教学交流和探讨,对教学现象或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当然,如果有专家从旁帮助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一反思方法的作用将发挥得更好。笔者利用这种反思手段,不断地修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网络课参加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录像课大赛,获全国二等奖,感觉得益非浅。 3.5讨论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听课评课。由于有其他教师、专:家学者的参与,打破了授课教师自身的封闭性和局限性,通过对话,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而且来自交流对象的反馈往往也会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发自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如在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时,先听课,再评课。授课人就备课思想、课堂安排、课后反思环节作交流,其他教师则根据自己的听课感受有针对性地发言,使与会者都有收获。 当然,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自身教学的反思,也可以而且应该延伸为对其他教师教学的反思,对教育现象的反思,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味和思想的深度。 4 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无法一一列举,下面仅就几个重要的方面作一简述。 4.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
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这是一节课的基本目标,也是必备目标。 4.2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新思维的产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4.3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资源 除了教材之外,更重要的是是否抓住了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与利用。基于已有教学经验进行的预设,常常会由于学生或自己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如在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有关实验注意事项的时候,学生反应灵敏,拓展性强,根据教师提出的“蔗糖溶液浓度不宜过高一死亡”,马上提出新的意见:蔗糖浓度也不能太低,否则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易于观察。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但并没有立即就此问题展开对实验材料的讨论,显得对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利用不够。在评课时,教研员殷老师也指出:“拓展应用应该是两个方面的拓展:①实验本身的拓展,如换用其他实验材料、试剂,改变操作等会怎么样?②实验功能的拓展,即应用此实验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4.4反思教学细节和再教设计 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的细节包罗万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反思中。知识的科学性、行为的人文性、语言的规范性、材料的准确性等都是反思的内容。一堂好课,必然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更应该关注的是不足――关注教师的不足,关注学生的闪光,并在反思中,增强再教设计。如对一堂课,应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教师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任何一种反思,都要通过再实践来检验,以期受到进一步的提高。熊川武教授总结了反思的一般流程:反思教学现状,发现问题-进行目的一手段分析,提出假说-制定教学计划,将假说具体化-实施计划,进行教学-分析和处理材料,得出初步结论。这个流程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而使得反思具有持久性,拓展了其广度和深度。 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
“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要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让它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剂,我们就朝向学者型的教师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bafc2bb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