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把握人物神态描写》,欢迎阅读!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把握人物神态描写
彭玲芳[1] 唐潮[2]
([1]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三中 浙江·杭州311106,[2]绍兴日报社 浙江·绍兴 312000)
内容摘要 人物外貌特征可长久保持和被认知,神态表情则稍纵即逝,外貌包含更多稳固的先天生理因素,人物神态更多包含暂时的活动着的心理因素。心理描写的方法,广义上还有神态显示式、行动表现式、环境衬托式。 关键词 区分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区分人物描写的类别是一个重点,区分神态与外貌、心理描写是难点。典型的动作描写、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富有个性特征的外貌描写、透视着人物心理的神态描写、渲染氛围的环境描写是记叙文写作成功的技巧。而讲究选材、具有典型性的神态描写,能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心理。如鲁迅《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睁大眼睛”到“涨红了脸”、“不屑置辩”到“笼上了灰色”、“极高兴的样子”到“极惋惜的样子”、“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分别表现出他自命清高、迂腐和被嘲弄时想掩饰自己劣行的困窘;心灵上的疮疤被戳痛;对其地位卑下和知识陈腐无认识、迂腐可笑;穷途末路时仍不能正视现实、麻木不仁。
不少学生不能区分描写方法的类别,平时测验或中考,面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这样的题时常答错。2007年南充市中考题,艾青诗《盼望》“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答案是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有考生漏答“神态描写”。2008年淄博市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小鸟,你飞向何方》,(B)小姑娘抬起头来,颇有些惊奇地看着我,秀美的眼睛睁得滚圆,转而,开心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做了个鬼脸。(C)小姑娘见我呆呆地不吭声,刷地一下把《飞鸟集》从书架上抽下来,塞到我手中。画线语句的人物描写方法是:(B) ,(C) 。答案是(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有考生答错。这是因为小学、初中语文课本上没有系统介绍人物描写的分类,课堂上老师没讲清。关于人物描写分类,一些高校教材与中小学教材出现了内容不衔接。小学高年级教材提及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中学教材分为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五种,而一些高校教材仍分为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四种,把神态描写概括在外貌描写中没有单独列出来。
1
1.区分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 为了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常写出其外貌。外貌(或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容貌、身材、服饰等的描写;有穷形尽相的工笔细描、朴素平实的白描、简洁明快的速写、幽默诙谐的漫画等写法。
而神态描写,是用准确、生动、简练的语言,描写人物在具体时空面对具体人、事、物时的细微面部表情(五官、面部肌肉的细微动作及脸色变化)、体态;让读者由表及里地了解人物的心情、思想活动和性格。
二者的区别是,容貌是已经生成的,是人物长期生活经历和性格习惯对生理塑造的结果,它包含更多稳固的先天生理因素。如鲁迅在《孔乙己》中给孔乙己两次画像,“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和“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通过断腿前后的肖像对照,揭示其悲惨遭遇。
人物神态是思想感情和天性禀赋的瞬间表现。神态需通过生理器官的活动反映,但它更多包含心理因素,特别是暂时的活动着的心理因素[1]。可以说,景物描写用的是远镜头,外貌描写是近镜头,神态描写是特写镜头。只有把镜头拉近,再拉近,定格,我们才能看清罪犯脸上狰狞的刀疤、妈妈眼角闪烁的泪花、高兴时微微翘起的嘴角……我们才会恐惧、感动、欣慰,产生感情共鸣。
外貌特征可长久保持和被认知,神态表情则稍纵即逝。神态描写的作用在于以形传神,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神态描写的方法有生理变化法、素描传神法、烘染法、探微法、镜相感应法、画眼睛法、变幻法、综合法。
2.辨析神态描写与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思想活动的描写。文学作品常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感觉、知觉、情感)。单一心理描写可分为快乐、悲伤、得意、自信、忧愁、满意、不满、空虚、寂寞、烦闷、惆怅、丧气、愤怒、仇恨、厌倦等80多种,而复杂的心理描写是两种以上心理的交集。在具体运用中,各种描写手法不是孤立的,往往是综合的。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倾诉式、独白式、幻觉式、梦境式、解说式、混合式,广义上还有神态显示式、行动表现式、环境衬托式。神态显示式,通过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如用“他瞥了一眼”或“他撇了撇嘴”,表现对他人的轻视。鲁迅在《故乡》中对闰土神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神态的描写,恰当地表出了人物的内心感受。
高年级小学生、初中生应能从狭义上区分心理和神态描写,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刻画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动作、心理描写,后者运用动作、神态描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叙说妈妈为一件工艺品伤了孩子的心,通过母女神态对比,渲染了对话的气氛。
参考文献 [1].白岩,描写美学:文学描写技法[M],北京:金城出版社,1998年。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b30d19f03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