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效应与I效应

2023-01-02 06:26: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C效应与I效应》,欢迎阅读!
效应
共轭效应;

性质:又称离域效应(delocalization effect。存在于共轭体系中的一种极性(静态)和极化动态的)现象。是一个分子在“静止”状态以及在微扰状态(例如在反应过程中)的特性。在单双键交替出现的共轭分子中,可以看做两个孤立的双键用一个单键联合在一起,π电子运动范围由两个碳原子之间扩充到四个碳原子之间,因此称为离域现象。在外界的影响下,共轭效应能使电子分布移并在化学特性上有所反映。例如(1)电性:离域π键的形成增加了物质的电导。2)颜色:离域π键的形成扩大了π电子的活动范围,使体系能量降低,能级间隔变小,σ键的紫外光区移至离域π键的可见光区。含离域π键的化合物往往是染料、生色剂和指示剂等。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就是因为扩大了π电子的离域范围。3酸碱性:苯酚呈酸性,苯胺呈碱性。前者是因为电离掉H+后离域范围稳定存在;后者是因为本来分子中就有离域π键,不易电离,可接受H+4化学反应性能:芳香化合物的芳香性、游离基的稳定性,丁二烯类的1,4加成等都和离域π键的生成有关。 共轭效应;conjugation effect

性质:在共轭体系分子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和π电子云的离域,引起分子内能降低、体系趋向稳定、键长趋于平均化,以及某些性质的变化等效应,称为共轭效应。产生共轭效应的必要条件是,组成共轭体系的各个原子必须处在同一平面上。这样才能使参加共轭的每个原子的p轨道相互平行而发生侧面重叠。反之,会减弱、甚至使共轭效应完全消失。例如,1,3-丁二烯分子具有共轭效应,而环辛四烯由于组成环的八个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因而使共轭效应受到影响。

C效应

定义

效应包括:+c效应、-c效应

通常将共轭体系中给出π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显示的共轭效应称为+c效应,将吸引π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显示的共轭效应称为-c效应 +C效应;+C effect

性质: pπ-共轭体系中,与双键相连的X是具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它表现出供电子性能,由它所引起的使共轭体系 π电子云向双键方向转移,称为+C效应。X+C-F>-C1>-Br>-I-OR>-SR>SeR>TeR-O->-S>-Se>-Te。同周期元素为:-NR2>-OR>-F +I效应;+I effect

性质: 诱导效应常用符号I表示,比较原子、原子团诱导效应方向时,常以氢原子为标准。若某个原子或原子团的电负性比氢小(<1.5),吸电子的能力就不如氢原子强,这个原子或原子团称为斥()电子基,具有正的诱导效判断原子、原子团诱导效应的强弱顺序,主要通过实验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取代甲酸或取代乙酸的电离常数。此外,可用测偶极矩等方法。不同方法测定的强弱顺序不完全一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b18e81755270722192ef71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