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用儿歌,提升语文素养》,欢迎阅读!
巧用儿歌,提升语文素养
摘要】低年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怎么培养呢?作为语文教师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喜欢语文。在部编版低年段的课本中,有很多儿歌。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儿歌,可以突破拼音、识字教学中的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儿歌的过程中巩固识字,心灵受到美的教育,培养语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关键词】儿歌;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117-01
儿歌内容浅显易懂,篇幅短小;语言活泼,节奏明快。在幼小衔接期,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儿歌,在教学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儿歌。其中第一册安排了28 篇,第二册安排了14篇。这足见儿歌在低学段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儿歌让拼音教学生动活泼
一年级学生学习拼音是枯燥、单调的。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部编版语文在拼音部分每课都安排了儿歌来巩固。教学中我们不妨将儿歌运用到拼音教学中。
1.利用儿歌掌握音形。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帮助学生识记声母和韵母的音和形,利用儿歌帮助学生掌握发音,区别字形,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小熊写字zzz,刺猬学习ccc,蚕儿吐丝sss。”
2.利用儿歌突破难点。拼音教学中,“b、p、d、q”的形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声母,我让学生做动作,唱儿歌来辨析:左上半圆qqq,左下半圆 ddd,右上半圆 ppp,右下半圆 bbb。还可以这样说:竖起大拇指,手心向内,左手bbb,右手ddd;手心向外,左手ppp,右手qqq。学生通过动作与反复地颂唱儿歌来辨析这几个字母就有趣多了。学习标调时,让学生唱“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
3.利用儿歌巩固复习。在学习音节之后,教师把一些相关的儿歌推荐给学生。例如学了两拼音节后,我把一首《数字歌》送给学生。读“鼓(ɡǔ)上(shànɡ)画(huà)只(zhǐ)虎(hǔ),破(pò)了(le)拿(ná)布(bù)补(bǔ)。不(bù)知(zhī)布(bù)补(bǔ)鼓(ɡǔ),还(hái)是(shì)布(bù)补(bǔ)虎(hǔ) 。”学生在有趣的儿歌中巩固了“g”和“h”。 二、儿歌让识字写字教学妙趣横生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难点。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体验识字的乐趣。 1.趣编儿歌形象识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编儿歌进行形象识记生字。例如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套在大城中。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借助儿歌进行识字教学,易学好记,大大提高了识字效果。
2.运用儿歌比较识记。在低年级区分形近字和音近字是教学的难点,利用儿歌区分异同,防止混淆。如“住、柱、拄和注”,编成儿歌:有人家中住,有木顶梁柱,有手把拐拄,有水来浇注。区别“晚”和“兔”:日落天色晚,白兔多一点。读着这样的儿歌,汉字的意思了然于胸,识字效果明显。
3.儿歌“串串烧”识记生字。利用加点、加竖、加横等规律带出一串字,编成儿歌,进行串联式的辨析识记,例如“一人展臂大(大),太大多一点(太),头大一点点(头),买顶破帽子(买),卖了十元钱(卖)。”教学中,教师既可创编儿歌教学生字,亦可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4.写字是低年段学生的教学重难点。写字的坐姿和握笔都要长期养成。汉字的间架结构、每个笔画走势和部件的大小安排,都是学生不易掌握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笔画造型等编成儿歌。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棒棒,“钩”像人踢脚。指导书写“谷”:“短撇长点,溪水流下(八字头);一撇一捺,越流越大(人);扁口在下。”《荷叶圆圆》中“机”、“亮”和“朵”,怎样写好“几”,我告诉他们:几在右,写瘦长;几在下,写扁宽;几在上,去右钩。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学生掌握了写字的要领。 三、儿歌让阅读教学丰富多彩
在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儿歌。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儿歌让学生在唱读、
变换节奏读、合作读、问答读和伴奏读等形式中感受语言的美,在赏读中激发学生创编儿歌的欲望。
1.读儿歌,感悟美。儿歌往往把画面、色彩、人物、意境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画一画、演一演等形式感悟儿歌所体现的美。如教学《青蛙写诗》,让学生模仿课文语言结构看画面说句子。读着《吃瓜歌》,“圆鼓鼓—西瓜,胖墩墩—冬瓜,弯弯绕—南瓜……” 儿歌以富有动感的节奏向我们展示了瓜的不同特点,我们通过对读,拍手读等形式,体验了快乐学习,丰富孩子们的知识。
2.编儿歌,享受美。低年级语文教材中一幅幅色彩明丽的插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蕴涵着语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为此,我们在课文学习的同时,拓展课文空间,引导学生创作一些有趣的儿歌,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学完《大小多少》后,我先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模仿课文写诗,再让学生自己说。有的学生说:“一个大,一个小,一位老师,一个小宝。”“一边多,一边少,一束鲜花一棵草。” 四、儿歌让学生语感逐渐培养
教师在将学生引入儿歌情境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思考,将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使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有效地训练语感。学完《端午粽》,我出示《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学完了《比尾巴》,我让孩子们读《谁的耳朵》“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着脸。……”他们主动用课堂上的读书方法来读、一问一答读,在互动中体会诵读的乐趣,感知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薛瑞萍.徐冬梅主编《日有所诵》(第五版)一年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三版.
[2]陈淑红.宇文永权著《拼玩识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fd8c55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