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李白诗剑文化看豪逸精神》,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李白诗剑文化看豪逸精神
作者:张蓓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2期
摘要:剑既是一种非常锐利的冷兵器,又是一种富含文化韵味的意象体。李白的诗歌中多次提到“剑”这个意象,他的剑是侠客的标志,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研究李白诗歌的剑意象,既可以深入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也可以更深入细致地认识李白豪逸的精神特征。
关键词:李白;剑文化;豪逸;侠义;创新
中国古代的侠与剑不可分离,古人既有佩剑风习,也有仗剑远游的习惯,剑也成为侠义豪爽精神的象征。李白诗歌中的“剑”意象,出现近百次,占其全部诗作十分之一,而在李白以前的诗人中从未达到如此变化多姿的程度。李白诗中有宝剑、雄剑、长剑、倚天剑、龙剑、天钩、腰下剑、玉剑、孤剑、龙泉、玉巨剑、七道剑、青萍剑、横腰剑、莲花剑、湛卢剑、延陵剑等,而关于运用兵器的动作,更有提剑、弹剑、按剑、挺剑、学剑、挥剑、指剑、抚剑、剑歌、倚剑、剑舞等。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剑文化进行认真学习和传承,又以自己独特的人格精神和审美眼光重新创造,使剑意象更加含蓄丰厚,焕发出新的光芒。 一、侠义精神
李白运用丰富的剑意象,创造了许多鲜活的英雄侠士形象。李白曾经对剑术十分钟情,有较长时间的学剑经历,《与韩荆州书》中说“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李白也常按剑而歌:“诗因鼓吹发,酒为剑歌雄。”(《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佩剑任侠,成为李白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在形容游侠少年的非凡气概时,也常用荆轲之典来烘托。“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行二首》其一)”在《扶风豪士歌》里创造的英雄豪杰扶苏豪士的形象,“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扶风豪士豪气冲天,光明磊落,一诺千金的形象清晰可见了。青年时期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剑术和任侠之气成为了青年李白的精神标志,正因如此,才有了李白后来的“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的成长。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而他理想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其中酒诗折射出的侠义悲剧情怀以及悲剧意识,也有着对悲哀人生的深切体悟,蕴含着深刻侠义悲剧文化意蕴。 二、独特创新
李白笔下的剑意象,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剑意象的丰富内涵,又有独特的创新精神。从李白诗的创新意象看,包蕴着浓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剑”典故与“剑”传说,许多都曾被李白创造性地运用到诗篇中,如《梁甫吟》:“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f540f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