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3-22 05:22: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欢迎阅读!
思维,培养,能力,数学
浅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培养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逐步深入的过程,所以,教师不应急于求成,而是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他们的学习特征,做好学生思维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只有掌握数学思维,才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选择合理的思维方式,提升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起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

1、运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问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巧妙的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提问要有连贯性,带领学生循序渐进。连贯就是问题要做到前后呼应,循序渐进,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思路可以实现逻辑性和条理性。教师在设计教学中也要思考每个环节之间的连贯性,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出连贯的问题,基于相互联系的问题,给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对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培养。问题的逐步深入,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量,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1]。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连贯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第一,教师要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妈妈吃了1/8块西瓜,爸爸吃了3/8块西瓜,妈妈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西瓜?,通过给他们展示图片,学生会知道一共吃了4/8块西瓜,也就是一半的西瓜。在这一问题中,学生会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法则。第二,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拓展,妈妈吃了1/6块西瓜,爸爸吃了1/3西瓜,爸爸妈妈共吃了多少西瓜,也给学生展示图片,运用动画的方式将西瓜分成6份,学生思考之后就会发现1/3就是2/6,变成同分母分数加法求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第三,教师给学生提出分数加法如何运算?的问题,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就会归纳出基本方法。在学习分数减法时,教师也可以运用这种方式,将问题和加法运算进行结合。基于给学生设计连贯的问题,学生在思考时思维也会慢慢加深,让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2、在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结构体系的,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数学知识的难度也会有相应的提升,然而需要意识到的是,知识是逐层递进的,新知识和旧知识间有紧密的联系,基于就知识可以衍生及拓展出新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就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他学习以及把握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基于现有知识更好的获取有关知识,让学生既可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还能理解新的知识。比如,在三位数乘以两位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概念法则,还有有关的计算形式,模仿这样的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探索。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比如,小李中秋节给家中寄了15斤月饼,一斤月40元,一共花了多少钱买月饼?让学生自己计算,之后对题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因为考虑到邮费比较贵,小李决定自己带月饼回家,坐车要花费25个小时,


车的速度为145km/h,求小李到家的距离是多少?,经过教师的调整,就变成了一道新的题目,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析15×4525×145的计算有什么不同,要如何计算?学生基于思考和动手计算,可以找出计算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3、采取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要想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就要在教学中运用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理念,全面认识和尊重学生之间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和提供指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实践学习知识,积累经验[2]。比如,数学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开放性的题型,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有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固式思维,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会得到发展,可以锻炼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比如,在小王家5月份的电费总计是56元,是4月电费的7/9,求小王家4月电费是做少?两个月份的电费总计是多少?这道题目中,学生要明确两个月间电费的关系,这样才能顺利正确的解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有的学生就会先求出4月和5月的电费,之后相加;还有的学生会用56×1+7/9)的方式进行计算。二者都可以得出结果,而第二种方法就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教师在指导学生求解时,可以先让他们使用一般的解题方法,让他们进一步认识题目的求解。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引导他们掌握第二种方法。通过运用开放性的题目,可以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教师还要运用课后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发挥作业本的作用,立足于促进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发展的角度,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4、坚持数形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数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以及学习结构,还能够对他们的思维深度进行拓展,有利于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很多数学知识点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以及把握知识点间的关系,给他们的知识体系建立提供保障,教师就需要运用数学思维手段[3]数学结合方法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相适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抽象的知识,让他们构建抽象和具象事物间的联系,这样他们在把握数量关系与空间方法时就可以把握知识的本质,学会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方法,提升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的运用这一思想方法,还要把握数形间的有效转化,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在长方形周长教学中,以往学生都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公式,在解决问题时再套用公式,这样的方式虽然也可以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但是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限制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公式的含义进行理解,指导他们学习三种可以求解周长的方式,包括:长×2+×2;长+++宽;(长+宽)×2,通过一边画图形一遍列式做到数学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升们的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是数学教学的根。当前教师应围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和发展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形成、发展的体验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清明.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 ,2020(11):43-44.

[2]薛咏梅.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 ,2020(06):44-45.?

[3]丁小兰.巧问引思由思见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对策分析 [J].?数学教学通讯,2014(25).?

作者简介:颜小伟,19794月生,男,汉族,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镇人,本科毕业,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镇善集高级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山东德州2530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cd1123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2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