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达者乐途》,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达者乐途
作者:石晓奇
来源:《户外探险》2010年第09期
当我们以现代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自然与出行的理念时,会发现爱恨交织蕴含着颇为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又醉心于草堂诗书,隐居耕读的田园意境。一方面是尊崇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一方面又囿于地域,固守成规,把离乡远行视为羁旅。
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列举许多出行的壮举却并不多见快意江湖的行者。在前人的笔墨中,我们常可看到那游学各地的逸兴湍飞与建功异域的豪情壮志,然而却总是伴随着古道西风天涯孤旅的一丝愁怅。在那个时代,能走上遥远的旅程,毕竟都是些有恒心、有胆略,有勇气、有毅力的人。
如果对中国古代早期的远行者们做一个并不严格的分类与界定的话,大致有这样几种人物。其一是带有政治目的或有一定官方背景的出使者,其代表人的是汉代九死一生,历经十几年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张骞通西域的直接原因,是实现汉武帝联络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的战略构想。而客观上,则实现了中原与西北广大地区信息的交流交通的通畅,并最终导致包括现在新疆在内的西北大片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后世将张骞的壮举,冠之以“凿空”的美誉。其二是满怀宗教信仰舍生忘死的西行求法者,其代表人物有晋代的高僧法显与唐代的高僧玄奘。玄奘故事因被演化为《西游记》而家喻户晓。法显关于沙河(白龙堆)的记载“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也成为一段经典的描述而常被人们所引用。其三,为数更多的是那些奔波于天南地北,来往于不同国度与地域,跋涉于崇山峻岭,古道险滩,荒漠戈壁之间的商旅。他们虽然没有留下身后的英名,却有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两条千古流芳的交通线,作为他们的功德碑。
但是,这些先行者们,却不足以代表传统文化对自然山水的认识,也不能典型地显现古人出行的心态与旅途生活的状态。一般来说,追寻中国文化的源头大多上溯到先秦诸子。孔子的周游列国影响极大,却与投身自然寄情山水相去甚远,百家中老庄学说宗法自然,但更多侧重于心灵的自我调适与应对环境的心理策略,而不是生活状态与行为方式。
真正该让我们注重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与变化,促成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觉醒;佛教的融入,使文人与僧侣的交游成为风气。深山绝谷,古庙茅亭,竞成为他们的天然会所。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感触,便形诸笔墨。一时间,诗里写山水,画里画山水,辞赋书信乃至学术著作也在描绘山水。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数谢灵运,他出身显贵,才华富赡,博学多能,却仕途多舛,抑郁不得志。转而将一腔热情寄托于大自然。尤其喜爱山水,经常出入深山幽谷之间,探秘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9c4eb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