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基础方法论》十年来对国内方法论研究的贡献

2022-04-20 08:22: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科学基础方法论》十年来对国内方法论研究的贡献 》,欢迎阅读!
方法论,年来,贡献,基础,科学
科学基础方法论》十年来对国内方法论研究的贡献

作者: 潘文良

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5



潘文良

(云南省委党校文化科技教研部 云南昆明 650111)

:科学基础方法论》有一个比较长的副标题“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研究”,显示出他们是在做不同学科的跨界性的研究,并且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力图在把握人类科学的基本认识特征的基础上,揭示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方法论属性(即书中所说的基础方法论),这为应对国内在方法论方面的研究困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科学基础方法论》 方法论 比较 书评

中图分类号:B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202-01

近年来,国内在方法论方面的研究困境,依然和七年前北京师范大学刘啸霆教授所指出的情况相似。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方法论热,主要是讨论科学认识方法论;当时的科学认识方法论著作,也不是从科学活动的实际出发,而是按哲学方法来划分。因为当时的科学观把科学认识论,忽视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而认为科学只是一种知识;当时的哲学(知识观)则往往把科学知识与哲学知识混为一谈,认为科学是分门别类的知识,哲学则是知识的总括,进而混淆了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的界限;当时的方法论也仅限于思维方法,而不认为是实践方法或活动方法。进入90年代,哲学认识论让位于价值论,“真理与方法”向“真理”倾斜,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实际问题而从分析转向“面对实事本身”,那些本来似乎有一定操作性的方法论,因与实际并无多大关系而遭废弃;同时,科学认识论也让位于科学价值论,学术支点开始下,一些具有方法论特点、富有方法论探索潜力的交叉学科纷纷兴起。[1]20世纪后期,科学究的重点发生从哲学社会学的转向,崛起社会学也引发了方法的革命。但是,相关的方法论研究却缺乏对新出现的各种方法的系统整理,新世纪就科学人文社会研究则强烈表现出整合的趋势,需要从新的层次和视角出发,重建新的、具有复杂性的科学方法论范式。“这是目前方法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历史真实。”

科学基础方法论》就是循着这样的学术惯性,在复旦大学陈其荣教授199610主持报并获批准的“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基金项目”《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方法论比较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由厦门大学曹志平教授主笔而成。

科学基础方法论,揭示的是隐藏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这三大基本科学类型的活动中,共同表征人类科学最基本特性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及其实现机制。它既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但又构成它们最基本的部分,并使科学成其为科学。自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无疑属于科学基础方法论研究,既填补科学方法论理论研究的空白,在对比分析中,把握人类科学方法的基本特质,揭示人类科学认识的基础或者基本方法论,为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克服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提供方法论依据;又通过科学基础方法论的探索,促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实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出于这种建设性的目的,作者提出并探索科学的基础方法论,力图在把握人科学的基本认识特征的基础上,揭示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方法论属性(即书中所说的基础方


法论),阐述科学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说明包含人文科学在内的科学发生、发展的基本的方法论机制,而不是全面地展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性的一切方面。[2]

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不是空谈,而是具有示范意义地,科学基础方法论的探索中,坚持了作者认为是“以往的研究表现出这样或那样不足的根源”的两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1)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属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的范,面临选择论证的立足点的问题:要求超越各自的领域和方法论,既不应该从自然科学(特别是精密科学)方法论出发,像实证主义那样论证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统摄;也不应该从传统的人文主义或“人文学科”方法论出发,像浪漫主义那样为自己辩护,而排斥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法的渗透和运用。但实质上,要避免这两种倾向是非常困难的。作者认识到,“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本身就存在一个(该书提出的)认识主导观念的‘非中心化’问题,研究者不应该从这种或那种主导观念出发,而是要面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实践,科学历史主义那样,强调对科学历史分析与哲学的方法论研究的有机结合。”

(2)方法论的矛盾要在认识论层次展开,上升到本体论层次才能得到解决;同样,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也不仅仅是方法论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的课题,它本质地需要一个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辩证统一的认识论平台。但过去的一些研究,实质上只以实证主义认识论为平台,科学,完全没有看到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量子力学对经典认识图景的革命性变革,没有看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崛起和系统论思维方式对自然科学识论的意义;哲学,没有看到后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科学历史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解释学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和发展。因此,作者提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需要分析、把握人类科学的最新发展及时代精神,吸收现代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脱离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就不能恰当地把握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脉络,不能正确地抽象人类科学的基础方法论,也不能正确地讨论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

参考文献

[1]李醒民.科学方法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艾志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A].刘大椿.“自然辩证法”研究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1-45.

[3]孙小礼.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4]刘啸霆.方法研究的转型与新方法范式的探究—— 从近期出版的几部方法论著作看方法研究的新理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2):1-4.

[5]陈其荣,曹志平.科学基础方法论—— 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刘海霞,马来平.在比较中探求科学的基础方法[J].理论学习,2006(9):57-5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99e438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