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与文本意义的关系

2023-05-10 18:27: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境与文本意义的关系》,欢迎阅读!
语境,文本,意义,关系
语境与文本意义的关系



中文系语教一班



2010160304199



作者在写文章有时是为了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反过来,读者在阅读文章有时也要在语境的制约和导引下掌握文本的意义,可见语境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是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那么,如何抓住语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呢?

一、要了解文本的语言环境必须要先知道文本所在的社会的当时状况以及文化氛围,之后找到其它文本的关系。比如鲁迅先生在《风筝》中扼杀自己弟弟爱玩的天性,将弟弟的风筝掷在一旁并被踏扁,吓得小弟弟呆呆地立在那里,自己扬长而去。弟弟长大后,作为兄长的“我”含着愧疚再次提到这件事时,弟弟竟说已经忘了此事。鲁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像文中的“我”封建家长式的形象,自己的弟弟就是那时封建社会的牺牲品。鲁迅在这种形式下写了大量的作品,为的就是来唤醒麻木的人的觉醒。过了很长时间,文中的弟弟为了怀念鲁迅也写了一篇文章也提到了此事,这时我们就可以凭借这两篇文章的对照来更深层次地理文本。

二、语境的表现是从时间和空间上来体现出来的。如余秋雨的《道士塔》中所描述的敦煌壁画,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荣耀历史和灿烂文化,可是在很多年后由于王圆箓这个道士因贪慕富贵将藏匿在壁画后方的各种文物都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卖给了觊觎这些东西的外国人,而后的侵略战争使得敦煌文物再次洗劫一空。前后的时间差与空间差,使敦煌曾经的辉煌付诸东流,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作者抒发了对当 社会的不满,揭露以及批判了这个道士的愚昧无知,当时官员们贪污腐败以及清政府疏于管理、腐朽统治。

我再举一个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例子。《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它讲了三代人之间在散步时所发生的故事,“我”的儿子小在分岔路口时因为觉得有意思


而想走小路,“我”的母亲想走大路因为平坦,但是到底走哪里就取决于“我”,最后“我”选择走大路但是母亲因疼爱孙子所以“我们”走了小路,但不同的是“我”背上背着母亲,而“我”妻子背上背着儿子。《散文》看似是一篇叙事散文,但仔细读来却有别样的看法。"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这里的"春天",不仅仅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天,而是说中国政治气候的松动,酷冬已过去,坚冰已打破,中国迎来了政治上的春天。"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是的,生命,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主题。生命如此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其走向如何,更是与广大人民休戚相关,所以""(这里的""当然具有象征意味)在选择""的时候才会感到"责任的重大""民族领袖"如何在"严重关头"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民族发展的灵活变通而又实际的道路,确乎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怎能不感"责任""重大"?祖孙两代在选""问题上的对立,其实是隔代人思想上守旧与进步的对立,"母亲""变了主意"似乎不单纯是顺从"孙儿"的结果,也许更多的是理解、宽容,自我扬弃和否定,正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

子背母,母背子到共同走路,难道不是中华民族就自己发展问题取得一致后,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走自己民族发展道路的象征吗?一方面我们背着过去,不能割历史历史是我们的母亲;另一方面我们得驮着未来,未来是我们的新生,所以我们这代人注定任重而道远,""""的这种任劳任怨、坚毅执著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之永久的美德。文中最后一段矛盾冲突消失,一新的形式继续往前走。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保守力量与革新力量的斗争,矛盾转换的过程。而1985年正社会所面临的新旧势力转换的过程。

当我在们阅读文本时,都会有意或无意地找到文本之外的语境。语境即语言环境,对文本的理解离不开语境,反之,了解和掌握语境是正确理解文本的重要基础。简单的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里可演绎出无尽的意义。由此可见语境对文本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一句话,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产生相对应的文本意义。

语境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以上仅仅是初浅谈谈如何运用语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远远未能涵盖所有的语境因素和所有的运用语境因素进行文本解读的方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分析语境确实是解读文本的有效策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597b33de80d4d8d15a4f3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