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帝内经解读(10)》,欢迎阅读!
黄帝内经解读(10)
【原文】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1)安卧。尺热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为真脏见皆死。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2)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3)。已食如饥者,胃疸(4)。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5),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太阳脉(6)至,洪大以长;少阳脉(7)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8)至,浮大而短。
【注释】
(1)解:四肢懈怠,懒于行动。 (2)目裹:即上下眼睑。
(3)黄疸:病证名,多由湿热或寒湿内阻中焦所致。
(4)胃疸:疸,与“瘅”通,热也。王冰注:“是则胃热也。热则消谷,故食已如饥也。”(5)未有脏形:脏形,即五脏四时的正常脉象。未有脏形,指未有本脏脉所应出现的正常脉形。
(6)太阳脉:太阳主五月、六月,是时阳气大盛。
(7)少阳脉:少阳主正月、二月,是时阳气尚微,阴气未退。 (8)阳明脉:阳明主三月、四月,是时其气未盛,阴气尚存。
【白话详解】
臂多青脉,乃血少脉空,外寒袭入而使络脉凝滞,故为脱血。尺肤缓而脉来涩,主气血不足,多为倦怠懈惰、嗜睡。尺肤发热而脉象盛大,是火盛于内,主脱血。尺肤涩而脉象滑,阳气有余于内,故为多汗。尺肤寒而脉象细,是阴寒之气盛于内,故为泄泻。脉见粗大而尺肤常热的,为阳盛于内的里热证。
肝的真脏脉出现,至庚辛日死;心的真脏脉出现,至壬癸日死;脾的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日死;肺的真脏脉出现,至丙丁日死;肾的真脏脉出现,至戊己日死。所以说凡真脏脉见,均主死亡。
颈部之脉搏动明显,且气喘咳嗽,主水病。眼睑微肿,如卧蚕之状,是水病。小便颜色黄赤,而且嗜卧,是黄疸病。饮食后很快又觉得饥饿,是胃疸病。面部浮肿,为风邪引起的风水病。足胫肿,是水湿引起的水肿病。两眼白睛发黄,是黄疸病。妇人手少阴心脉搏动明显,是怀孕的征象。
脉有与四时不相适应的,即当今季节不见本脏脉反见其他脏的脉,如春夏而不见弦、洪,而反见沉、涩;秋冬而不见毛、石,而反见浮大,这都是与四时相反的脉象。风热为阳邪脉应浮躁,今反沉静;泄利脱血,津血受伤,脉应虚细,今反实大;病在内,脉应实,反见脉虚;病在表,脉应浮滑,反见坚涩,都是难治之病,这就叫做“反四时”。
人依靠水谷的营养而生存,所以人断绝水谷后,就要死亡。胃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28a94e75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