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理工科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

2023-02-04 17:20:2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发展理工科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欢迎阅读!
理工科,长春,来华,留学生,理工大学
如何发展理工科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

作者:庞亚青 翟勇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6年第9



[摘要]当前,理工科院校在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中面临着缺乏吸引力、国际认可度低等种种不利因素,所以相比综合类高校和师范类院校,理工科院校留学生规模较小。但是,在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方面,理工科院校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学科,依靠产学研结合平台,为留学生开设一些特色课程

[关键词]来华留学;全英文授课;跨文化交际;理工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25-0016-02

高校留学生人数充分说明了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根据国外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澳大利亚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比例达到了19.8%,英国为16.9%;非英语课程)国家的法、德等国也超过了10%,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

据“重点高校国际化调查分析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重点高校平均每校有外国留学生1000 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平均为3.7%,这一比例距离欧美发达国家普遍为10%~20%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此外,在中国重点高校中,学历留学生平均不到500 人,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2.4%。而作为一个理工科院校,长春理工大学留学生所占比较低,目前我校共有在读研究103 人,在读本科生27 人。而我校研究生总数为3451 人,在校本科生16000 余人,留学生所占比只有零点几,而对于人文社科基础相对薄弱的理工科院校,对语言生的吸引力更小。

对于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学习语言、学习专业,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成为各大理工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平台,开展全英文授课

在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方面,理工科院校有着文科院校所不能比的优势,理工科院校的建设以理、工为主,专业实力较为雄厚。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这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以工为主的大学。目前,来中国攻读学位的学历生绝大多数是来自欠发达国家,他们所在国家的工业可谓是百废待兴,急需理工科人才,而汉语却是他们学习专业的障碍,大部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不能满足专业学习的要求,所以很多学生选择英文授课。另外,理工科专业由于科研水平国际化日渐提高以及教师出国进修的比例日益提升,也为开展全英文授课提供了保障。从2015 年开设全英文授课专业以来,长春理工大学也吸引了一批硕士、博士等高层次留学生来我校学习

2015年,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共招收全英文授课硕士生11 人,计算机工程专业共招收硕士12人。2016年我校又新增工商管理硕士专业的全英文授课办,共招收16 名学生,机械工程专业共招收5 名硕士生,计算机工程专业共招收6 名硕士生,1 名博士研究生。因此,一年的时间,我校累计招收51 名英文授课学生。

开课一年以来,我们全英文授课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首先,留学生的加入推动了学校以及所在学院的国际化进程,另外,这两个英文授课专业的教师为了给学生上好课,做了大量的准备,从精心挑选英文原版教材到制作生动有趣的英文课件等。计算机专业的两门英文课程


堂上不仅有留学生,还吸引了很多中国学生,所以对学院的学科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一些年轻教师尤其是有过海外留学、工作的教师认为,全英文授课对自身来说是一个锻炼。他们把英文授课当成是再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课后的总结等都非常认真,所以这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也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

受实际情况所限,我们对留学生的选拔条件又相对宽松,导致留学生的生源起点不高。相对于中国学生,留学生的数学物理学科基础知识薄弱。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由于各国的教育体系和基础教育水平有所差异,从而导致留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薄弱,距离大学课程所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距。另外,语言水平参差不齐。进行全英文授课,所以对学生汉语水平没有硬性要求,有的学生能够使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流;但有的学生没有任何汉语基础,直接来到中国留学。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程中无法借助任何汉语的辅助学习资料。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的英语能力也不强,在理解英文讲授时存在一定困难;有些学生的英语口语不够标准,同教师交流比较吃力。而且,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英语不是母语,而且很多教师只是有一些短暂的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所以英语水平无法和外教相比。另外,全英文授课备课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很多教师还有很重的科研任务,所以导致愿意参与全英文授课的教师并不多,积极性也不太高。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打破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之间的隔阂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将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据教育有关部门统计,2015 年,共有来自202 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 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对于数量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如何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尽快融入国内高校的校园学习和生活,加强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学习,这不仅关系到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多达86%以上的留学生有进一步与中国本土学生交往的需求,其中46.1%的人认为这种意愿非常强烈。但是实际情况却大为不同,香港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狄恩·乔斯佛德在“2010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在香港,当地学生与留学生尽管生活在同一个校园,但仿佛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学生文化融合,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他呼吁建立合作学习模式,促进不同国籍学生的交流互动。

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这些高校无一例外都建有单独的留学生公寓,甚至有专门的留学生食堂和教室,有些留学生人数较多的专业还单独编班上课,所以,与中国学生几乎没有重叠或交叉的学习、生活空间。虽然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关于外国文化的学生社团或者英语角,但是这些社团大部分以中国学生为主,只有少数的外国留学生参与。有的外国留学生表示,这些社团组织或活动不是针对留学生的项目,没有什么吸引力。此外,中西文化的隔阂以及语言障碍,也是影响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深层次交往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那些初来乍到的外国留学生,因为语言不通,与中国学生的交流频率和层次都相对较低。

在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的背景下,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应打破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之间的隔阂,尽量提供一体化的环境,并且创建一些能够吸引外国留学生参与的学生社团,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留学生的交际面,增强他们的归宿感,对提高本土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将大有裨益。长春理工大学就成立了专门针对留学生的“志愿者协会”,这些志愿者都是我校想要提高外语水平或了解外国文化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和留学生形成一个互助帮扶小组,志愿者帮助留学生特别是新生熟悉校园环境等一系列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目前来看,这一协会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据了解,美国等接收留学生较多的国家,在促进留学生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方面,都有


一个共同的做法,那就是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和学习。这管理模式为留学生与当地学生交往创造了很多机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90bf593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