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词义之流变

2022-07-20 08:17: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楼”词义之流变》,欢迎阅读!
词义,流变,青楼
摘要:词语的新意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类情况。本文笔者以“青楼”一词为例,为其意义流变做一考证,浅谈在历史的变迁中它的词义都发生了哪些转移。

关键词:青楼;词义的变迁;兴光楼;烟花之地

中图分类号:h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何为“词义的转移”,在叶蜚声和徐通锵先生所著的《语言学纲要》中将其定义为――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

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由此可见,要研究一个词的词义转移和影响它的因素,首先要清楚了解其在最初使用时所表示的意义。

许慎《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青”字:青,东方色也。木生火,火生丹,丹青之信言必然。凡青之属皆从青。再看“楼”字,《说文》曰:“楼,重屋也。从木,娄声。而从“楼”字的甲骨字形和

其他表示先民住所的汉字“宫,宋,家”等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楼”比其他一般居所要复杂得多,造价当然也昂贵一些,凡能居于楼者,都是富贵人家。因而在《词源》《汉语大词典》中无论 “红楼”,还是“青楼”,都隐含有“富家居住”之意。 据考证青楼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魏曹植《美女篇》中:“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问这女子家住哪里,回答说在城南,后面详细解释是在临着城南大路的绿色高楼里。 “青楼”“高门”“重关”,点明女性的高贵门第,说明她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因此在青楼一词产生初期,我们可以看到它仅作为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出现,“青”作为一种颜色词来修饰名词“ 楼”。受当时社会现状的制约,普通百姓是没有财力物力来装饰自己居所,“褐衣陋居”是常态,仅有达官贵人或帝王才能居住这样的楼阁,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带有褒义色彩――暗指社会地位 的高贵。 至南朝,《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候》中有如下记载:“武帝兴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按清人昭?于《啸亭杂录》“青楼”条下注:“按《南史》,齐武帝兴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 之‘青楼’。东昏侯云:‘武帝不巧,何不纯用琉璃?’是青楼乃帝王之室,未可以名贱者之居也。可见那一时期受“君君臣臣”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青楼专指齐武帝萧赜的兴光楼,而臣子百姓

应避其讳,不得使用“青楼”一词。由此可见受社会制度的影响,较前朝而言其词义范围缩小――由普通名词变成了专有名词,但使用时间较短,约为公元482-493年间。 后至南朝梁(公元502-557年间)刘邈《万山见采桑人》“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首次将“青楼”一词与娼妓发生了联系。虽然也有人称其是因袭前人而误传,但没有人可靠文字史料为证,所

以笔者在此仍以其为发端。自此“青楼”有了比喻意义,喻指娼妓的居所(此处的“倡妾”应为家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比喻意?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华丽的屋宇”与艳丽奢华的生 活有联系。自战国始豪门大户家中蓄养的歌妓就是家妓的前身,史纪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舆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


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逐献其姬。姬自匿其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逐立姬为夫人。邯郸诸姬,本属官妓,不韦纳之,畜于家中,以供个人娱乐,逐为家妓之滥觞。以上为其一。其二,古时 女子,多年养于深闺,“与世隔绝”富家待嫁女子尤甚。楼是与她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因而常居于楼中的女子也就自然被世人看作是楼的一体化了,故而在诗词中咏叹女子的多言楼,有“玉楼”

“凤楼”等等,无论怎样修饰,“青楼”都和女子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了。其三,兴光楼历经了齐武帝、郁林王、海陵王、齐明帝四代帝王,直到明帝后期才下令被毁。《南史》中记载,“武帝云

雷伊始,功参佐命,虽为继体,事实艰难。“官室园囿,未足以伤财,安乐延年,众庶所同幸,义有齐之良主也。可见历史上对于齐武帝的评价还是一种肯定态度,没有说他坐拥奢靡的生活,何况

他继承王位时已经五十余岁。但是在《南齐书?齐明帝传》中提到明帝曾下诏毁弃兴光楼,理由是“轨世去奢,事殷哲后”――就是要抛弃奢华生活作风。再结合《南史》中对于郁林王,海陵王这两位

帝王的记载皆有奢靡之风,而兴光楼则是他们荒淫享乐的场所之一,历史评价的种种变迁当然也会影响到兴光楼即“青楼”意义的变化。再加之后世有名的荒淫皇帝东昏侯给它的注释――“武帝不巧, 何不纯用琉璃”,笔者认为以上的历史事件与现实共同促使了词义的转移。 自唐始“青楼”一词开始兼有多种含义并被广泛使用―― 1豪华精致的雅舍、阁楼。唐张籍《妾薄命》诗:“君爱龙城征战功,妾愿青楼欢乐同。唐韦庄《贵公子》诗:“大道青楼御苑东,玉栏仙杏压枝红。;骆宾王《帝京篇》“小堂绮帐三千户,

大道青楼十二重”

2,仍指代兴光楼。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五:“绿树闻歌鸟,青楼见人舞。 3,偏指妓院。唐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韦庄《捣练篇》“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

4,借指青楼中的女子。多指妓女。唐温庭筠《塞寒行》“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可以说,在唐代“青楼”词义扩大,具体含义是一定要根据语义环境来确定的,它所有的新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后世所用含义也都出自于此。这样的多义现象在语言学上被称为“共时多义现象 美国语言学家斯威策曾提出对词义结构的分析应通过词源学和语用学的同步研究来进行。他发现一个词的“共时多义现象和词义的历时变化在很多方面提供了相同的信息资料没有共时多义阶段的

统计在全唐诗五万首诗中,与妓女有关的近2000首,在这其中难免使用到“青楼”等词汇来代指,久而久之便加深了人们对于其这层意义的认知。

由此宋元以降,乃至清,青楼的偏指意和借指意开始盛行,逐渐成为烟花之地的代称,且较“章台”“行院”“平康”等当时同为此意的代称而言更为风雅,而受到文人墨客们的广泛使用。如:宋秦观 《虞美人》词:“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李渔《慎鸾交?席卷》“华郎的心肠虽好,只怕他父亲到底执意,不要容我辈青楼。《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

生性风流,惯向青楼卖笑,红粉追欢。此时青楼一词在词义层面上的其它意思逐渐弱化,


尤其是最初的“豪华精致的贵族楼房”之意实际是与“烟花之地”在社会心理上有很大冲突的,所以,这层意

思几乎不再使用,而“帝王之居”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帝王的更迭而消失。 时至今日,在《现代汉语大辞典》中“青楼”仅有书面语妓院之意。

以上,从历史典籍、诗歌等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楼”一词意义的流变,这样的改变是与社会等级制度政治制度文化风气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它的词义经历了缩小――扩大

、转移――缩小的转移过程,是复杂且有趣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8dfe62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