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doc》,欢迎阅读!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话出自《论语 为政》篇,大意是,如果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虽然也能免于犯罪,但会丧失羞耻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乐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犯法,而且有羞耻心。
在这里,孔子将 齐之以刑 与 道之以政 相应,将 齐之以礼 与 道之以德 相应。这样就有两种治国方案,一是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其效果是 民免而无耻 二是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其效果是 有耻且格 。
从效果看,二者的高低上下之分显而易见。这是否意味着孔子主张放弃第一种方案而独用第二种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他就不会担任鲁国司法长官大司寇了。在这里,孔子是想告诉我们,相对于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应该成为治国的主要方式。所以,孔子治国理念的基本思路是德主刑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四种治国方式可以分别简称为德治、礼治、政治(以政令、制度来治国)和刑治,它们是有深刻的人性基础的。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就注意到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国语 晋语》说: 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 厚 就是增长、发展、培养。既然 性 值得 厚 、需要 厚 ,那么说明它有积极的一面,或者说善的一面。战国中期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从这一传统发展而来的。另外,《尚书 召诰》曰: 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节 就是节制, 性 既然应该 节 、需要 节 ,说明它有消极的一面或者说恶的一面。这正是战国末期荀子性恶论的滥觞。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貌似针锋相对,其实并不矛盾,他们
只是看到人性中不同的侧面而已。
既然人性中有积极的、善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恶的一面,那么健全的、合理的、理想的治国方案应该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制消极的、恶的一面。孔子的四种治国方式正符合这种要求。具体言之,德治和礼治的功能主要是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其中德治有利于人们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呈现、发挥出来,礼治可以帮助人们对其加以文饰、美化与升华。政治和刑治的功能则在于节制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其中政治强调防患于未然,刑治重在惩罚已然之恶行。
如果以德治、礼治所促发的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所占的比重高,那么需要政治、刑治所限制的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所占的比重就小。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重德治、礼治而轻政治、刑治了。
在具体治国中,孰重孰轻,孰缓孰急,则在于社会现实。天下有道,则德治、礼治所占的比重居高;天下无道,则政治、刑治的比重居高。高明的政治家就像调音师,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主张 愚民政策 吗?
曾几何时,《论语泰伯》篇中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被视作孔子提倡愚民政策的铁证反复提及。实际上,这是后人曲解了孔子真意。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它体现的是孔子的重民、爱民、知民思想,与所谓 愚民 思想风马牛不相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8ce659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