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复习课的反思》,欢迎阅读!
一堂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加上自己缺乏毕业班教学经验,事实上小学数学六年级的复习,一直让我很为难。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定心听。如何上好复习课呢?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与效率呢?
一直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复习课我该给学生些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一些题海战术吗?我想应该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才是学生一生都受用的。事实上,每种课的类型在复习时各有特色,如果按课的类型分,可以分成计算课、概念课、平面图形课、立体图形课和统计课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复习重在强化转化思想,计算复习课重在计算的策略与实际运用,统计复习课重在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对统计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而概念复习课则在于选择合适的方法将相关概念系统化,学生能对之整体把握,进而形成清晰的认识。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觉得“浪费”点时间,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
一、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
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为了使学生整体、系统地感悟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基于主体探究的“梳理”环节至关重要。也就是说,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在一起,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形成良好的网络知识结构,使之逐渐趋于系统化。如《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片段。
(在回顾单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复习进程便向着“梳理”层面进发) 师: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习的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是为什么?
生1:因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简单。
生2:因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公式都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而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又是在乎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生3:我觉得6种平面图形紧密联系,学了长方形的面积才能推导出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说得真好!这6种平面 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你能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用笔连一连,表示出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构建“知识链”,然后,指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上结合学具交流,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表示的(出示图1)。因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数方格法进行推导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推导,而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
生2:我们小组有不同的摆法(出示图2)。因为有些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所以我们全都围绕长方形来摆。
生3:我们小组和刚才的第一种摆法一样,不过我们把它竖了起来(出示图3)。从下往上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其它图形的面积公式;从上往下看,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图形面积计算时,都是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真精彩!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第3种摆法像什么? 生:树。
师:这多像一棵知识的“树”啊!图形与图形之间紧密联系,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树根”、是基础。
上述教学片段中,立足于小组合作、自主整理的主体性复习方式,学生根据对这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各有特色的“平面图形面积推导知识链”,形成知识网络,优化认知结构,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由于学生的认知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客观差异,“知识链”的网络结构不尽相同,但学生富于创意的自圆其说,让这些“知识链”散发出浓郁的人性色彩,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复习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问难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有的学生对几个正方体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后的表面积和体积变化问题解决不够熟练,此时可放手再让学生拼一拼、算一算、议一议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公式,进一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灵活、全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中要总结知识,揭示规律,获得新鲜见解 在复习中我通过总结以往的数学知识,使学生集中温习,集中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新鲜见解。
四、复习中要加强变式、逆向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复习中,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在选例与练习设计中,努力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很强,知识往往分散在不同阶段,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容易割裂。所以,在复习时,要把平时分散的学习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沟通它们的内在联系,形成网络,形成链式的系列,使学生既发展智力,又提高了能力,使复习课真正提高了教学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8b18c2058fb770bf68a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