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刻板印象

2022-05-02 11:27: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众传媒与刻板印象》,欢迎阅读!
刻板,大众,印象,传媒
传播媒介与刻板印象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广泛引导并制约着日常生活。传播媒介的概念和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对每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只能与其中的部分成员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可是,定型化一经形成,就很难打破,并且会对人的认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各种媒体异常发达的今天,大众传媒既是个体了解外在世界的窗口,也是刻板印象形成的重要途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很难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责无旁贷的承担了这一行程公众“共识”的任务。因此,大众传媒对于刻板印象对于人们造成的影响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例如农民与农民工、部分妇女老人儿童、残障伤残儿等。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相处、安定团结、公平正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各群体之间应和睦、融合,拥有


平等的话语权与平等的社会形象,如果只是片面的将某一群体的负面形象扩大化、定型化,将难免产生偏见,进而形成对该群体的歧视,传媒正义在弱势群体的实践报道中也就会有所缺失。

农民工是我国目前较大的弱势群体之一,他们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在越来越多报道与信息传播中,农民工的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他们不但不吸引人,看不到挥洒汗水,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一面,甚至经常是邋遢、低素质、没破坏社会安全稳定的形象。同时,由于该群体特殊性,在这样一种强烈的媒介形成的刻板印象偏向下,他们却只能选择沉默,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声音,无法更好的去利用媒体来纠正自己的形象,而只能被加赋于身上各种不利的标签与符号。面对拥有强势力量的大众媒介,农民工自然也成了“中的一员。我们可以在大量的电视与电影中看到,农民工的形象大都都是愚昧无知、没有素质等底层生活的反应,各种新闻报道也将农民工“自然”的归入到负面形象代言人的行列中,如在各种农民工讨要工资以跳楼相要挟的电视报道中,许多动态报道中的镜头更多给予了农民工要跳楼的画面,哭喊连天的妻儿,渲染的是更为突出的场面感对于深层次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社会保障在他们身上的缺乏以其事件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追查反倒成了镜头里的次要品。如此大批量的媒介宣传与信息铺陈,农民工这个在经济社会保障中本就为弱势的群体,在媒介的信息报道中也成了“弱势”,引起了人们对农民工心理的偏见,进而更形成了行为上的歧视。


因此,国内媒介应提高自身监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好和社会中舆论的引导者,打破传统的刻板印象运作链条,以平等、理解、务,传播信息。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范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让以王宝强、旭日阳刚组合这些原本身为农民工的人,登上了它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农民工的积极向上的形象,极大的拨正了原本形成的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而在中央电视台在2012年黄金档播出的《推拿》这部电视剧,更是大众传媒引导正确的观念消除大众对特殊群体中盲人的刻板印象的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典范。这部《推拿》是根据毕飞宇所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拍而成。在《推拿》中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摒弃了传统习惯中对特殊群体“自上而下的悲悯与同情”,本着对盲人极大的尊重与理解,站在盲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世界,细微彻底地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而真实的生活,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使得盲人这一特殊群体在大众中的刻板印象得到极大的改善。

要消除受众及媒介对一些群体的刻板印象,媒介自身必须首先摒弃本身的偏见与错误观点,在平等地位、共同目的、相同认识的层面上进行对群体的正确接触,将自己被重复和强调的形象描绘为其真实而典型的形象以及对其价值观、抱负和普遍人性给予认可。我们相信,如果一个媒体能真正的深入到弱势群体的核心中去,那么将会重新树立起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与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8a4d79181c758f5f61f67e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