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
作者:周曼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05期
摘 要: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构建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务技能操作为重点的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体系。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构建“一个目标、两条轨道、三种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体系; 实务技能操作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218-02
2011年9月29日,教育部在教职成〔2011〕12号文《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基于我国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建立“一个目标、两条轨道、三种能力”课程教学体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日益明确,财务管理专业随之而成为市场迫切需要的热门专业。《中级财务会计》作为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育的指导思想应定位于“基层的财务初级岗位”,而不是“上市公司财务或更高层次的会计分析和研究工作”。为准确定位,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确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及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分析方法,让学生明确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的基本程序。
能力目标(基本能力):学生应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及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
能力目标(核心能力):学生应有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以及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二、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较之前有了一定的增加,难度也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生源质量却在不断下降,学生入学分数低、知识基础差、学习热情弱,学习能力也较差。对学生的这种低端评价也给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入学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应构建“一个导向、两条轨道、三种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一个目标”指“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两条轨道”指以企业常见、基础会计业务处理为核心内容,实务操作技能训练为重点的“双轨制”课程内容体系;“三种能力”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核算能力、检查能力及分析能力。 (一)教学要求
《中级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该专业学生知识架构的核心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基础会计》等课程,已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训,学生应熟练掌握企业各项基本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熟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同时,《中级财务会计》也是各类会计资格考试:会计上岗证、初级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考核重点。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其逐步发展成为高层次会计人才奠定良好基础,课程可结合计上岗证、助理会计师考试有关内容,选择部分试题作为例题或习题,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做到“课证融合”。 (二)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建立以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处理为核心内容‘实务操作技能训练位重点的“双轨制”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相应的实训项目模块,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实践操作,充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具体课程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三、教学理念与方法
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等问题,如果教师依旧采取“满堂灌”的单一、原始教学方式,势必会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以能力为主线、以素质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要讲授企业一般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其中涉及大量的会计分录。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一般业务的处理,这不能单纯依靠反复练习和死记硬背。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账”,更要教会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账”,以及会计准则如此规定的原因,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在讲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教师应强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转回,并进一步解释,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旧准则中是可以转回的,但新准则作了修改: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得转回。这样调整的原因是: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如果可以转回,则做相反分录。而在计算企业本年利润时,“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是利润的减项,有些企业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企业利润。如当年利润多了,就大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降低企业利润;利润少了,则将之前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这就使得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这样解释后,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全面、透彻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将其作为高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本身也比较枯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无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因此,案例教学法的重点在于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对相关知识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而不是案例的简单介绍和讲授。
作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于企业基层的财务人员,重点掌握企业基础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实施案例教学法,个人认为做法欠佳。当然本人并不排斥在课程教学中引用一定的社会经济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会计知识。恰当的案例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节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经济信息、经济政策的职业习惯,为日后成为更高层次的财务人才奠定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8a1e8e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