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柳宗元:渔翁

2022-04-18 12:10: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柳宗元:渔翁》,欢迎阅读!
柳宗元,百首,渔翁,唐诗
唐诗三百首】柳宗元:渔翁

渔翁【唐代】柳宗元 原文: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没有人看到日出,?那是一片绿色的风景。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翻译: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时,云层散去了,一个人也看不见。划船的声音来自青山绿水。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欣赏:

这首小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标题是渔夫,渔夫是贯穿诗首和诗尾的核心形象。然而,诗人并不是孤立地描绘渔夫的肖像,他的作品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渔夫的形象。从一个完整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整个版图不仅由辛勤工作的渔民组成,还包括渔民所处的风景世界。这二者根据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在诗中留下了发展变化的痕迹。但同时,诗人将二者融为一体,渔夫与自然景观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展现了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情趣。从晚上到早上,这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间,也是万物恢复活力的时间。这首诗以此作为景观发展的线索。因此,渔民行为的变化与自然景观的无休止变化有着共同的时间基础,实现了非常和谐的统一。

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分三个层次。“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这是从夜到拂晓的景象。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伴随着渔翁的活动,诗人的笔触又自然而然地延及西岩、清湘、楚竹,西岩即永州西山,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曾极言探得西山的欢悦,并描述了西山的高峻:居于西山之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而流经山下的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湘中记》,见《太平御览》卷六十五)诗中的“清”字正显示了湘水的这一特点。再加以永州一带(今湖南零陵等地)盛产湘竹,于是,山、水、竹这些仿佛不经意地出现在诗句中的零星物象,却分明在读者脑海中构成清新而完整的画面: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高山、流水、湘竹……司空图在《诗品》中有言:“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正可概括此诗首二句的艺术表现特


点。这两句既设制了一个秀丽悦目的空间画面,又以夜幕初启、晨曦微露这样流动的时间感引出了下面对日出的描述,可以说在时空两方面奠定了全诗活跃而又清逸的基调。 “烟雾弥漫,看不到日出,但风景是绿色的。”这是诗人能力的最佳体现,也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如果我们从内容来安排,这两句话描述了以下场景:一方面,自然风景:太阳升起,太阳变绿;一方面,这是渔民的下落:当渔船离岸时,会有划船的声音。然而,诗人并没有按照这样的人生逻辑来组织诗歌,而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把两个场景交错起来,更清晰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在前一句中,“烟卖日出”和“无人看见”,一个是早上常见的场景,另一个是突然意识到不知道渔船什么时候会悄悄离开。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现在同一句话却引起了人们的想象:似乎在日出的那一刻,天空一片漆黑,忽明忽明,万物从朦胧中忽明,让人突然意识到渔船已经不见了。突然的“看不见任何人”的感觉已经成为一种迹象,在日出前后划出了界限。现实生活中的日出过程被艺术强化,并以夸张的节奏呈现在读者面前。下面的“奈一声”和“山水绿”让耳边的声音和眼中的风景有一种奇怪的依赖性。早晨,随着天空的变化,风景的颜色从暗变亮,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然而,在这首诗中,随着声音穿过宁静的空间,一切都是绿色的。“绿色”这个词不仅体现了颜色的功能,而且给人一种动态感。这不禁让人想起王安石的名诗:“江南春风绿”。王安石用春风赋予“绿”字活力,而柳宗元则用突如其来的声音赋予“绿”字活力,而且在瞬间有一种快速变化的感觉,生动地展现了日出的景象,更是神奇。莱辛,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在指出诗歌和绘画的区别时曾说过:“所有物体不仅存在于空间中,也存在于时间中。物体也会持续存在,它们在持续时间的每一刻都会表现出不同,与其他事物有着不同的关系……在模仿其连续性时,诗歌只能使用物体的某一属性,而选择应该从诗歌应该具有的角度出发使用它查看能够产生最生动的对象感知图像的属性。“(拉奥孔)柳宗元至今没有表达日出的壮丽,也没有描述日出后的光明世界。他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特长,把握最具活力和活力的日出时刻,把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场景表现得比真实更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苏东坡对这首诗说:“诗是以奇趣为基础的,道是异趣的结合,这首诗的味道熟悉,有奇趣。”(冷斋世华)这是一个恰当的评论。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日出以后,画面更为开阔。此时渔船已进入中流,而回首骋目,只见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无心无虑地前后相逐,诗境极是悠逸恬淡。对这一结尾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因而还引起一场争论,一时间,宋严羽、刘辰翁,明胡应麟、王世贞,清王士?、沈德潜等人各呈己见,众说纷纭,但是他们的争论都局限在艺术趣味上,却没有深入体会柳宗元作此诗的处境和心情。柳宗元在诗文中,曾多次言及他被贬后沉重压抑的心绪,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中,他写道:“至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理想抱负和冷酷的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他“但当把锄荷锸,决溪泉为圃以给茹,其?则浚沟池,艺树木,行歌坐钓,望青天白云,以此为适。”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表露得更明白:“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其?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可见他并非以一颗平静恬淡的心徜徉于山水之间,而是强求宽解,以图寻得慰藉。但是,正如他在《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中所叹的那样:“谪弃非隐沧,登陟非远郊”,事实上,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脱,有时候,他因一山一水的遭遇而想及自己的不幸,于是不胜怅惘感慨,有时候他在登陟跋涉中意有


所感,情不自禁地显露出不平和抗争,正因为如此,他更强烈地希求摆脱这种精神的压抑。所以,与其说《渔翁》以充满奇趣的景色表现出淡逸的情调,不如说更袒露了隐于其后的一颗火热不安的心。这是热烈的向往,是急切的追求,诗中显示的自由安适的生活情趣对于处在禁锢状态的诗人来说,实在是太珍贵太美好了。于是,在写下日出奇句之后,诗人不欲甘休,以更显露地一吐自己的心愿为快,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的句子,宕开诗境,作了这样的收尾。只有真正体会柳宗元的现实处境,才能理解他结句的用心。诗人自始至终表现渔翁和大自然的相契之情,不仅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同样体现着他对自由人生的渴求。这也说明,要深入领会一篇作品的艺术风格,常常离不开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7d0c1a1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