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心理咨询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西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登记表
学生姓名 学 院 指导教师 姓 名
性别 年级
男
学号 专业
社会工作 开题报告日期
指导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论文(设计)论心理咨询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题 目
开 题 报 告 内 容
选题来源
1.教师指定( )2.教师课题( )3.创新基金项目( )4.自选(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目的
学校社会工作为政府,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的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通常心理辅导和咨询用于学校社会工作。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青少年是社会上敏感而又影响力的团体,青少年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比其他群体的问题更具有破坏性和震撼力,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便格外突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急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所带来的新价值观,新行为模式越来越强烈地影响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评估标准。青少年正处于个体心理与生理发育成熟的关键阶段,在这场剧烈的变革中出现了学习,人际关系,恋爱,求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学校社会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作领域不断扩大,服务性不断增强,社会化程度日益突出,在帮助青年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其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问题青少年人数之多,问题之复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仅仅依靠社会学的专业知识明显感觉力不从心,急切需要将心理咨询运用于学校社会工作,以更好的完成学校社会工作。
本课题对当代中国的心理咨询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的历史发展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并在这个基础上为未来发展提出理念及实务上的建议。对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及二者的关系也有原创性及建设性启示。并系统地介绍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在我国的现状,提出将发展性心理咨询运用于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心理咨询发展的趋势的观点。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预期成果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主要通过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结合的现状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学校心理咨询面临问题的对策。并进一步提出学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结合的发展方向-发展性心理咨询。从而形成对学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结合的创新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我们要对我国的心理咨询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模式进行改革。我国
论文(设计)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实证准备、拟解决的问题、研究(设计)方法与技术路线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起步于80年代中期,对于心理咨询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模式,不能不加分辨的采取“拿来主义”,将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硬套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中来,我们应该走一条既顺应世界学校心理咨询发展的总趋势,又符合中国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咨询模式之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被西方同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这也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2.本课题既是一种现状的研究,更是一种预见性的研究。我们不仅要从心理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来探讨解决我国心理咨询运用于学校社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还进一步提出将发展性心理咨询运用于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并通过种种分析确定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是我国学校心理咨询模式的现实选择、必然选择和正确选择。积极推进、自觉运用这一模式必将有助于中国学校心理咨询与世界学校心理咨询接轨,有助于规范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健康快速发展,真正使学校心理咨询成为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模式必将丰富学校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手段,转变学校社会工作的观念和方法,提高广大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水平,使学校社会工作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形成一篇不少于12000字的关于心理咨询特别是发展性心理咨询运用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前景的论文。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广泛的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分析目前心理咨询在学校社会工作中运用的现状,了解影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的多方面因素。
2.比较法。本文通过发展性咨询与障碍性咨询的比较,说明发展性心理咨询是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发展性咨询为模式正是学校心理咨询的特色和生命力所在。
3.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发展性心理咨询应用于学校社会工作将更有助于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完成本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一)老师的指导及同学的帮助 (二)西安市图书馆 (三)广泛的网络资源 五、参考文献
[1] 史柏年.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 刘丽晶、陈英.高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
[3] 周彩颖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新路径研究 [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陈笃钦.大学生心理咨询新途径[J].福建:福州大学学报. 2001,(4). [5]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 贾晓波.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7] 芦朝霞、冯秋燕.浅谈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2).
[8] 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9]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7ce7db833687e21ae45a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