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欢迎阅读!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伴随着民俗民间文化的持续复苏和乡村庙宇的大规模重建,民间信仰已成为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民间信仰是一种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的群体庞大,构成较为复杂,有着广泛的群众性,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引导民间信仰改革创新,移风易俗,充实时代内涵,释放正能量,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安徽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课题组对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部分地区开展的“民间信仰认知状况”的调研情况,对民间信仰的活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简要分析、讨论。期望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标签: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事务管理 传统文化
一、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民间信仰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和文化符号。 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以祈福消灾为主要目的,是民间自发流传的一种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是庞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在广大乡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认同感。民间信仰场所“一庙多神”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与传统文化,民情风俗相互交织,民间信仰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对它的科学界定和有效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是普遍性。信仰群众不论地域和文化层次,各地各阶层都有传播,不少内容是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的延续。
三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理解和祈求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之上的,关注的焦点着眼于现实的幸福,有极强的世俗性和功利色彩。民众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选择神灵,只要认为是“灵验的”“有用的”就供奉,呈现出一神为主,多神并祀的特点。民间信仰还具有地域性色彩和活动的自覺性等特点。调研中发现民间信仰的组织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变能力,他们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力求使信仰活动契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话语系统,以应对相关部门的种种限制。民间信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谋求合法化意愿日趋强烈,这是当代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这一现代特征也提示我们对其积极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而观之,民间信仰从思想内容上看,其中有佛、道教的信仰色彩,有地域性民俗民间文化的反映,同时还夹杂一定封建迷信成份;从价值取向上看,基本是遵从善恶报应,崇尚忠孝,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及得到神灵护佑。可见,民间信仰更多的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需要逐步消除。
二、新形势下加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必要性
改革开发以来,伴随着信仰环境的宽松,民间信仰在我国一些地方呈现持续升温之势。调研中我们看到,民间信仰场所增多,寺院庙宇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浙江、福建带,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从繁华的市区到穷乡僻壤,无处不在。信仰人群以中年、老年为主,扩散至各年龄层次,由于民间信仰的弥散性与非制度性,信众数字难以确切统计。民间信仰活动多与地域性文化民俗、经贸活动等紧密相连,在丰富群众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民间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乱建滥建活动场所,内部管理混乱,保障措施不到位以及不法分子利用民间信仰骗钱效财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另外民间信仰方面的政策法规缺乏,管理体制不规范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间信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调研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民间信仰作为广大信众的一种精神追求,深刻影响着信仰民众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影响着风土人情、社会风尚和民族的精气神。民间信仰的群体庞大,构成较为复杂,有着广泛的群众性,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座桥梁与纽带。引导得好、保护得好、管理得好,就能更好地巩围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更好地扩大我们党的群众基础。
三、积极引导民间信仰适应社会,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民间信仰作为大众文化、民俗文化的一种鲜活载体,不仅保护、弘扬、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与先进文化、优秀文化相交汇,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民间信仰活动的娱乐性为贫乏的农村社区住入了无限的生气和活力。做好民间信仰工作,对于弘持传统文化。团站广大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典利益,抵御渗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待民间信仰要克服“一收了之”与“一放了之”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在“导”
字上下功夫,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使民间信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吸吮着民族的养分,沐浴着时代的阳光,理当革新除弊,回报母体,服务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鼓励挖掘民间信仰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倡导民间信仰中爱国为民,抑恶扬善,扶贫济困,诚实守信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人文精神。引导民间信仰改革创新,移风易俗,充实时代内涵,释放正能量。继承和弘扬民间信仰中符合社会进步,时代精神的内容,充分发挥民间信仰在建设基层文化, 融洽邻里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作者简介:林劲松(1964.6—)男,汉族,籍贯:安庆市望江县,大专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宗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77412c9dc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