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怀化方言分布》,欢迎阅读!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怀化方言分布
怀化,多声部的语音交响曲
说起方言的混乱,恐怕无地区能和湖南打比,而湖南语音最为混杂的地区,则一定是湘西南,处于几大方言的偏远交界处,又兼之受到少数民族和移民的影响,岛状、半岛状、链状、带状等极其罕见的方言分布区,在湘西南屡见不鲜,极具研究价值,尤其是怀化,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火车“拖”来的城市,它的方言,完全就等同于这个城市的发展史。 先民逐水而居,迁徙也一般溯江而上,繁忙的水道带来了各地的商旅,沿着水道强势方言会形成比较纵深的侵蚀,而人烟稀少的绵延山脉,则像长城一样,阻隔了语音的交流。湘西山多水多,也复杂了西南官话与湘语区的互相侵蚀,呈现出了极其不规则的锯齿状,例如,从北往南,依次是西南官话常鹤片区(常德一带)、成渝片区(龙山、永顺、大庸一带)、湘语吉淑片区(吉首一带)、西南官话黔北片区(凤凰一带)湘语辰溆片(辰溪、泸溪、溆浦一带)、西南官话黔北片区(新晃、芷江、怀化,洪江、安江一带)、西南官话岑江片区(靖县、通道一带),其中又分布有三个比较大的方言岛,分别为湘西土话区(又叫乡话,无法归类,但带有大量汉语词汇,通行于沅陵、辰溪、泸溪、溆浦交界地带)、麻阳话区(无法归类,受赣语影响较大,带有西南官话和苗语词汇以及少量湘语词汇)、会同话区(发音短促、粗直,无法归类,大致算湘语的一种,但更古老,保留有大量上古汉语语音语调)。怀化所在的黔北方言半岛被这几个方言孤岛所包围,向东突出深入到雪峰山,与另一片方言区——赣语洞绥片区(远离赣语大本营,也是个方言孤岛区,鼻音重,语调高,通行于洞口、绥宁、隆回等地)接壤,湘西南受赣语的影响是很大的,江西移民于湖南始于五代,到宋、元时期移民逐渐增多,形成潮流,到明代而大盛,及清初,向边远山区推进,盛势才渐衰,尤其是怀化,本地人90%的祖籍在江西中部的吉安市,比起同一方言区的新晃、芷江、安江而言,语言的赣化色彩最为严重,显得比较“浑浊”。 “赣语为骨,官话为肉”,怀化话的语音语调虽然已被西南官话裹得很紧,但底层常用词汇却是属于江西的,例如“的”发音成“给”,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已基本上排除了与同一语区的成都人贵阳人等通话的可能,倒是能和属于赣语系的洞口话做基本的交流,例如“昨夜”,洞口话为“蚕呀噶”, 怀化话为“策牙噶”。都是去声丰富(有阴去,阳去),都有大量的阴平(普通话的一声)发音成去声(普通话的四声)。
然而!怀化话却并不是这座城市的主体方言。城区人口虽然只有47万,但是使用的方言种类却相当繁多,并且都有较强的生命力,没有一种所谓主体方言,出现这种多方言、多口音并用的情况,是因为这个城市极其年轻,又恰好处于各方言区的交界处,无强势方言,同时又由于移民来源地多样的结果。
1972年和1978年,湘黔铁路和枝柳铁路相继通车,在榆树湾镇北交汇,这座百来户人口的小镇凭借着交通的优势迅速成为了湘西一带的货品与人员的集散地。1975年,黔阳地区驻地由黔阳县安江镇迁往怀化县榆树湾镇,榆树湾镇改名为怀化镇,1979年,怀化镇与盈口公社脱离怀化县,成立怀化市,1981年,黔阳地区改名为怀化地区;1983年,怀化县被撤销并入怀化市。到1997年,成立怀化地级市,这座城市的年龄到现在也只有屈屈三十来年。
城市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引发了大批的移民潮。为了铁路大动脉的修筑与运营,大批铁路职工从长沙、衡阳等地迁居于此。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大批低委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厂矿人员从黔阳安江移民怀化。90年代的经济发展又引来了大批来自邵东的生意人。最终形成了如今怀化城内丰富多彩的多方言并用形态。
怀化话,占城区总人口的40%多。主要分布于城西、城中心,郊区,以及原榆树湾镇的
以人为本 诚信务实 勇于创新 乐于奉献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老街区一带,使用人群主要包括原来镇上的老住民后代以及周边进城民工。怀化话为原怀化县(现怀化市鹤城区和中方县)北边话,在地方上不属于优势方言,但怀化话在当地植根很深,且可以得到周边郊区的有效补充,不可能被移民的方言所取代。
安江话,占城区总人口的30%多。比较接近于武汉话,安江和洪江所在的原黔阳县曾是湘西最重要的物质集散中心,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普通话”化程度很高,与其他官话使用者不存在交流障碍。主要分布于太平桥以东,原地委机关(今市委市政府)及附属单位一带的东北城区。使用人群主要包括70年代从安江迁至怀化的地委机关工作人员及家属。人数虽略少于怀化话,但作为怀化市的机关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有强势地位,又因为周边的芷江、新晃口音与其极易沟通,也容易得到来自怀化周边移民的接受,在城区内比怀化话更具有生命力。
铁路普通话,占城区总人口15%左右。是一种杂糅了多种口音特色的“洋泾浜”在南方流行的普通话,与长沙、衡阳和广州的铁路系统内部通用的普通话有很大一致性(长沙衡阳等城市的铁普未流行开来,第一是因为有强势方言,第二是因为使用人数很少)。铁路系统长期独立于地方,内部职工来源复杂,为了便于交流,大家逐渐放弃了原来的南腔北调,开始改用一种杂糅各地口音的普通话,并最终实现了一种独毫无规律可循的方言。在本城其分布主要集中于湘黔铁路以北,焦柳铁路以西的城北,以及铁路南站周边的城市中南部。使用人群主要为铁路系统的职工及家属。区域集中,内部一致很高,即使是今天,铁路家属区内的居民对“怀铁”的身份认同仍然大于对“怀化”的身份认同,新近从本地进入铁路系统工作的人员,在家庭生活之外也改操铁路普通话了。铁路普通话也不会被淘汰。
邵东话,占城区总人口的5%左右。属湘语,受湘语娄邵片(属古湘语)和湘语长益片衡阳话(属新湘语)影响而成,散布于城内,集中于小商品市场及周边区域,在河西分布稍微多一点,使用人群主要为来自邵东的商人及子女。邵东人素有“湖南的犹太人”之称,好游走于各方从事小本经营的商业交易,由于其来源背景与生活经历与怀化当地人大相径庭,又主要从事商业,喜欢抱团,时至今日,邵东话也没有被怀化当地的方言同化。其他使用人口很少的方言还有在城东纱厂内部通用的长沙话,在芷江路和麻阳路通用的芷江话和麻阳话等,仍被当地的老居民使用。
在市内的每个学校,也没有统一的方言。一中普通话与怀化话势均力敌, 二中怀化话,三中普通话, 四中以普通话为主,怀化话为辅,五中怀化话,铁路普通话,铁路系统学校为铁路普通话,民办学校,邵阳话和怀化话。从学校中年轻人的口音中可以看出,未来的语言趋势仍然会是各种方言继续割据,很多自小就在当地长大的只会说普通话,这种情况也非常常见。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父母使用安江洪江话的,子女大都在学校和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话,甚至两个来自安江家庭的同学都会在校用普通话,而讲怀化话的年轻人中,有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并不喜欢他们“粗声粗气”的母语,普通话词汇在年轻人中的口语里呈现出了极其缓慢的增长。随着怀化进一步扩大,远多于周边农转非的外地移民会更多,普通话会取得进一步的优势,何况,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也很难在语言上同化地位高的阶层。那么可以这样判断:在比较遥远的将来,怀化的各种方言会逐渐向安江音调,普通话词汇靠拢并趋向单一。
湘西靖州方言(属西南官)-不少湘语词汇?
靖州境内有三种语言:汉语、苗语、侗语。汉语是县内唯一通行的交际语言。靖州汉语方言即靖州话不仅是县内汉族人民的共同语,而且是县内各少数民族对外交际的通用语。靖州话属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靖州话内部差异主要体现于语音上,而词汇、语法基本一致。据其内部差异,靖州话可分为四片:
以人为本 诚信务实 勇于创新 乐于奉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747744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