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语言现象

2022-05-28 21:06: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石潭记》语言现象》,欢迎阅读!
小石潭,现象,语言
《小石潭记》语言现象 一、通假字

“见”通“现” 二、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常用义为“往”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义:住。 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副词。 三、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冷清,感到凄凉。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 2)动词。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7 1因为。以其境过清; 2而。卷石底以出; (3) 把。全石以为底。 8 1)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作停顿词。潭西南而望。 9、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10、环 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 11 1)做为。全石以为底; 2)成为。为岩。 四、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五、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写作特色 1移步换景 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而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










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节奏划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72e8ed0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