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夏令营流程解析

2023-02-11 01:24: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保研夏令营流程解析》,欢迎阅读!
夏令营,解析,流程,保研
.

保研夏令营流程解析(干货)



1. 信息发布与收集

每年37月,招生院校会陆续通过其官方网站(及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发布相关信息或前往一些高校所在城市召开宣讲会,或在一些高校张贴海报,布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夏令营营员招募通知。有意向参营的学生需随时留意该院校的官方页面和宣传信息,以免错过机会。

一般而言,前一年开设夏令营的招生单位往往会在下一年继续开设夏令营。因此,大家可将前一年的通知作为参考;同时也有许多从未开展过夏令营活动的招生单位,在夏令营大潮下开展相应的夏令营活动,因此没有往年的参考通知,有意向参营的学生就需要及时关注意向院校相关网页,最好在保研的上半年确定意向院校,并及时留意其是否举办夏令营,以增大自己成功进入意向院校的机会。

2. 申请材料的准备与寄送 对于夏令营而言,大部分招生单位对申请材料的要求大同小异。以下为常见的申请材料内容,具体内容和格式要求因各单位以及申请学科特点而异:

① 夏令营申请表(含个人陈述及简历);

② 前两年半(五年制为前三年半)本科成绩单; ③ 由本科院系或教务部门开具的排名证明;

④ 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或任课教师)推荐信;

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四级、六级、托福、GRE或雅思成绩单等); 其它证明材料(学术论文首页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⑦ 部分学校要求按照指定课题撰写论文在申请时提交。

部分高校有统一的夏令营网申系统,需要在网申后再按照指定方式提交申请材料。成功寄送之后要注意关注自己的邮箱或者手机信息,避免错过入营通知。

3. 录取入营后的准备 通常来说,在夏令营申请截止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夏令营组委会将会对所有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审核与筛选,确定入营名单。大部分招生单位会将入营名单公布在招生单位官网上,或向入营同学发送邮件通知(因此在入营名单公布时间内要经常关注自己的电子邮箱),入营学生需按照指定方式向该院校确认是否参营,以便主办方提前预订食宿和规划开营后各项活动。因此,建议大家一旦确认参营,无特殊情况请勿轻易放弃,以免给主办方带来不便,留下不佳的印象,影响本校学生今后参营的申请。

调查了解,大多数开营院校不会通知未录取的学生。部分夏令营设有旁听名额可以直接参加夏令营的考核环节,而不参与其他活动。然而,这类旁听学生的往返、食宿等开销均由自己承担。但通过夏令营考核环节的旁听学生,与正常通过考核的营员在录取时的待遇是相同的。

精选文档.


.



对于一些夏令营而言(尤其是理工科),参营前最好提前联系导师,表明参营意愿,这样会大大提高夏令营录取的几率。因为从导师角度而言,通过夏令营确定接收一部分推免生,可以减轻后续招生压力;同时,如果夏令营活动包含参观实验室或者与导师交流的环节,已联系导师的学生会具有一定优势,增加最终获得“优秀营员”称号以及预录取的机会。

4. 夏令营活动

夏令营期间,除了报到、安排食宿以及开(闭)营仪式之外,主办方会举行笔试、面试论文答辩、学术讲座等形式选拔适合本校、本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学生,同时增进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参营学生对主办单位的好感。常见的活动形式有:

1)综合笔试(或机试)与综合面试

这部分内容与前文所述的普通保研内容相似,故不再详述。

2)论文答辩

部分高校的夏令营时间较长,可能会在入营当天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完成一项专业课题调研,然后进行汇报与答辩,以此检验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科研能力;部分夏令营则会在入营前给出一些专业课题,要求入营学生以任一课题为题,申请入营时提交一篇由本人撰写的学术论文,并在夏令营期间进行论文答辩,此考核学生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

3)实操技能考核

此种考核方式往往出现于医学化学地质等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夏令营中,常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及外出考察等方式进行考核,但由于操作较复杂、人工消耗较大等原因,目前使用此种方式进行考核的夏令营还很少见。

4)学术交流会 目前,学术交流会采用的方式有导师讲座和与该校研究生座谈两种。一般在导师讲座中,导师都会介绍招生单位的发展情况和各自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与前沿动态展现自己的研究实力以及课题组风采,吸引学生就读;而在与该校研究的座谈中,一般是参营学生向研究生了解主办单位的学科实力、研究生待遇以及招生导师的水平素养,以此对招生单位、招生导师加深了解,促进师生的双向选择。相比之下,第二种方式互动性更强、整体效果更显著。

5)与导师单独交流

目前大部分夏令营都会专门留出半天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去找意向导师面谈,或者参观课题组(实验室)。很多导师在单独交流的环节会对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科研实力和个人修养进行简单考察以增进了解,也会阐述自己对于研究领域、研思想、课题组现状以及对指导学生个人发展的见解,使学生对招生导师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如果有多名学生欲选择同一位导师而该导师招生名额有限,导师往往会通过此时的接触进行取舍。

精选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6fb2309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4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