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佟睿睿舞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2022-04-01 22:10: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析佟睿睿舞剧创作的艺术特征》,欢迎阅读!
试析,舞剧,特征,创作,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析佟睿睿舞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作者:邓春黎

来源:《参花(下)》2019年第05

摘要:佟睿睿拥有独特的创作思维,精巧的创作手法,对素材拿捏得当。她创作的舞剧打破了舞剧创作的既成套路,对美的捕捉、构图的敏锐、色彩的把握、独特的构图形式、意象的营造都有着精准的定位。一直以来,佟睿睿坚持传承中国意象,创作独具中国特色舞剧的核心理念,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佟睿睿 舞剧创作 艺术特征

一、《南京1937》(2005):一个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敢于直面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的编导,着实令人敬佩。依托该素材进行舞剧创作,可以想象编导需要面临的不仅是熟知南京大屠杀这段泯灭人性的历史,更需要承受的是历史带给人们精神的摧残、心灵的捶打、人性的拷问以及价值观的颠覆。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从不轻易掀开这一深埋心底的伤痛,当记忆来临时,我们匆匆略过,我们是怯懦的。怯懦并非遗忘,而是我们没有找到很好的宣泄方式时的一种托词。南京大屠杀事件足以颠覆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长年累月形成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生命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信念。当这一信念轰然倒塌,我们凭何去支撑我们的生存意念。张纯如便是一个例子,她全身心投入,最后在價值观的轰塌中走向灭亡。

叩问,对人生、对人性、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叩问,似乎是佟睿睿某种自囚自闭的情结。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血的教训,编导佟睿睿选择不回避、不怯懦。相对于我们而言,她是聪明的,她选择了面对这段历史——从张纯如的视角看魏特琳笔下的南京大屠杀。所谓面对是透过两个人视角的侧看,比起直面,人们内心遭际的撼动似乎轻微许多。这种轻微并不影响主题的深刻,这也正是佟睿睿的聪明之处。全剧似乎是通过张纯如对魏特琳日记的描述来结构舞剧、表现主题,而编导的真正用意似乎是在生命的灭亡中表现大屠杀的可怖、惨绝人寰,在两代人的自杀中走向悲剧的深处。对于故事的叙说,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两个人。在这里,张纯如就是魏特琳,魏特琳也就是张纯如,二人在天堂的相见,便揭秘了一切。全剧由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无脸幽灵贯穿始终,它好似一个引导者,引导着张纯如追寻历史的脚步,在张纯如历史的深入中幽灵的真面目逐渐显现。最后当纯如走向绝望,奔赴灭亡时,他们再次相遇,而此时的相遇再没时空的隔阂。在舞剧中,看似表现命运相同的两个人,实质上这是一个人眼里的大屠杀。这个人是魏特琳,是张纯如,是牺牲者,又是控诉者…… 二、《水月洛神》(2010):古典题材的当代阐释,而非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述

佟睿睿在创作舞剧《水月洛神》的过程中曾经说:如果作品只有技法没有形象,不能称其为,我希望它在人物的结构、戏剧的结构上能有一个关于古典题材的当代阐释,也就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6f4186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