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身在中原之中》,欢迎阅读!
身处中原之中,几多欢喜几多愁
——探讨河南人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问题
“河南人的那些事”——
河南,古称豫州,因居九州之中,故而又称“中州”、“中原”,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有种说法叫“百年中国看天津,千年中国看北京,五千年中国看河南”,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国史,一点也不夸张。河南地处中国之中,历来是政权建造者的必争之地,所谓“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是也。
然而,就像上帝选中犹太人来承受人类诸多的荣耀和苦难一样,河南人也被选中来表现中国人自身的矛盾和复杂。中原大地上几千年的朝代更替,使枕着黄河的波涛入梦,喝着黄河水安身立命的河南人将黄河“变则通”的特质揉进了自己性格之中。而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得中原大地上兵连祸接,生产屡遭破坏,人民残遭屠戮,生活穷困潦倒。近现代的中原大地上也是人祸灾害频繁,丰歉不常,使得安土重迁的河南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神州大地内的吉普赛人。
倘若提到河南,有人会想到其悠久的历史和古城、河南的豫剧、河南的武术和太极拳、河南人民的勤劳质朴。当然也有人会想到河南飞人穷、人多、小偷骗子多、河南人形象差等等。
有关调侃河南人的顺口溜、打油诗、小故事、小笑话史历来有之。早在明代就有“山东出响马,东北出盗贼,河南遍地流光锤”1的说法;解放前亦有“河南大裤裆,买菜不用筐”、2“山东好汉、河南的贼,偷东摸西的是安徽”的传说;上世纪90年代末流传的经典段子有“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毁铁路、抢银行,一把大火烧洛阳。泔水油、毒大米,天安门前烧自己”,横批“智勇双全河南人”。3又有“防火、防盗、防河南人”之说;进入21世纪,2005年深圳“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的横幅4,使得河南人又一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今年的一部《失恋33天》在广受好评的同时,因片中有影射“歧视河南人”的成分,在网上再一次引起轩然大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嘲弄河南人似乎已演变为一种风气,人们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狂欢中自得其乐,也不用承担责任,不嘲白不嘲。
不要以为弱小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就没有尊严。在河南人在被作为典型批斗,“脏乱差、土穷傻、假吹滑”的帽子扣在河南人的头顶时,一本《河南人惹谁了》的书畅销大江南北,又有《我们都是河南人》、《河南人谁也没惹》、《解读中原》等诸多的专家学者包括河南籍作家出来为河南人正名。河南政府也作出回应,着手“重塑河南人形象”的建设,河南媒体也极力进行正面宣传,以维护形象。然而,你越是正面宣传,社会上对河南人的看法就越不容易改变。因为上述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你承认了外人对你形象的定位”,因为“解
1
河南人在做流民时为了生存,免不了与流入地的土著居民拼刀子,刺刀见红,这样河南人在外省人看来就成了“流光锤”。 2
那时候的河南人穷困潦倒,流浪在外的河南人身穿大裆裤,也可能是因为消瘦,裤子才更显宽敞。 3
针对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洛阳大火、艾滋村、原阳毒米、郑州抢劫杀人案、法轮功自杀事件。 4
2005年3月深圳市公安局在没有证据证明其辖区内存在“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的前提下打出此横幅,引起河南籍人士的强烈不满。河南籍郑州人士将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告上法庭。2006年2月郑州市高新区法院受理了此案。
释等于掩饰”。于是,河南人不管怎么着就是错了,河南人就是愧对全国人民,愧对中华民族的优秀子民了。
“河南人形象问题的来由”——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近现代的军阀混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河南都是战争的重灾区,于是中原大地的百姓不得不几经迁移漂流。而每一次的迁移都使得中原的百姓流落全国,由土著居民变为流入地的客家人。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与迁入地的人民争夺资源,抢占地盘,为自己及子孙夺得生存的资本。于是,河南人“流光锤”的形象自然生成。
除却人祸,上天似乎还嫌不够热闹,使得中原领地的天灾也是不断。河南各地的龙王面、土神庙等多见,让我们可以想见河南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应该说,在自然灾害方面,自有史以来,河南的受灾情况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历史上黄河泛滥的次数很难总结,河南人因黄河决堤而大规模流浪的次数也是无法估计,尤其是1938年花园口那次5。无家可归的河南人为了活下去,挑着扁担,一头儿挑孩子,一头儿挑家当,沿着陇海线北上或者南下(北上者居多)他们一路向北向西,深入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有人曾开玩笑说,倘若无国界,河南人或许可以走出中国,走向全世界。在那个温饱尚未解决的时代,为了生存偷的、抢的干嘛的都有,有谁会在乎形象问题呢,于是河南人土“、“穷”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河南人遭的天灾人祸、类似上述的情况有何止是几次啊!新中国成立后河南人民也是长期处于温饱难继的贫困中。虽说近些年河南的经济发展了,可河南人“穷”的印象却在全国人民的脑子里却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于是,河南人过去是那样,今天就肯定还是那样子。
应该说,河南人的本质是眷顾故土的,但是天灾人祸等各种因素使得他们不得不走出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必然培养出外流河南人独特的生存模式。他们首先要坚韧和顽强,以及对困苦生活的忍耐,否则他们将面临死亡。而长期的磨难也消磨了河南人的意志,使一些人变得安于现状、自得其乐。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毋庸说“生存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现代社会中,漂在外地的河南人大多从事着收废品、捡破烂、卖菜卖饭、盖房班等较低等的工作,故而频遭白眼,不受人待见。诚然,其中会有些不安分的人会做些偷鸡摸狗的不光彩行为,但人们往往会忽略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差距,在与具体的人打交道时会因人而异。而在遇到几个或几件类似的人或事时,就开始归纳和归类,用某一个说法或某种观点来代表一个整体,将这个地域的人整个都类型化。
“河南人形象问题的深层分析”——
关于如何划分与界定河南人是没有一定的标准的,若以省内与省外来分,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省内主要是在本地出生、本地长大且长期居住在河南的人。在省外则包括祖籍是河南但已不在河南居住的人,以及在外打工、经商、上学、工作的人。而流动在外的人则是外地人认识河南人的主要对象。甚至是没有接触过河南人的人,也在亲戚朋友的口中或是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断然河南人是这样的。连那些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河南的人也被打上了“脏乱差、土穷傻、假吹滑”的
5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为阻止日军进攻武汉在没有通知民众转移的情况下炸开花园口大堤,以水带兵抵御日寇。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人多达89万,十三省1250万人无家可归,其中河南人占大多数。
印戳,以为“十个河南人九个傻,还有一个是盲聋哑”。
人们在谈到河南人时是有自己特指的,但在对河南人评价时很多人直接把自己印象中的部分河南人的优缺点推论到全部河南人的身上。
河南籍作家刘震云有云“为什么我眼中常含着泪水,是因为着这玩笑开得过分”。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揭露的似乎是整体河南人的弊病,而不单指河南人吧。河南人在中国人眼中的形象脏,殊不知,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也好不到哪去。北京人在纽约,不就是河南人在北京的真实写照么。
河南人的文化性格其实就是中国人文化性格的集中表现。河南人在中国,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河南人所有的成功与失败,其实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缩影。深受孔孟之道影响的河南人是比较忠厚与中庸的,并且具有一颗包容的心。全国人民何不也同样以一颗包容之心来对待河南人呢。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话语与记忆:河南人形象的建构过程分析[D].兰州:兰州大
学哲学社会学研究院,2007
2. 田丰韶.身份、地位与话语游戏——关于“歧视河南人现象”的社会
学思考[D].兰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研究院,2007
3. 传播的构建与社会的“共谋”—— “歧视河南人现象”的分析[D].兰
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研究院,2007
4. 周映辰.戏子文化——从戏曲看河南文化[J]. 文艺争鸣,2004(2) 5. 昝爱宗. 爹娘化河南人——治治中国人的“鼠辈心理”[J].中州今古,
2004(2)
6. 时铃.谁“惹”了河南人[J].中国经济周刊,2005(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67c471b5a8102d276a22f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