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野无声话寂寥》,欢迎阅读!
春野无声话寂寥
——《淮河晚泊犊头》赏析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他的诗风豪放雄健,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欧阳修、梅尧臣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然而,在世人眼中,他却远不及欧阳修、梅尧臣闻名。不仅是因为他的名作较少,也与他自身诗歌创作有关,他的情感比较激昂,语言比较畅达,但就因为他有时只顾感情的宣泄,而忽略了感情表达方式与语言内在张力的推敲,以致显得粗糙,乃至气格不完整,还有修词上常犯粗糙生硬的毛病,并且他的理论表述有些迂腐。不过,也有些小诗,他写得相当精致。如《淮中晚泊犊头》。全诗的情韵近于唐诗,显得清幽细巧些,意脉较为流动曲折,是难得的一首好诗。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原诗仅仅二十八个字,给营造出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画面,更甚者,可以说是一小段影视片段。诗人独自乘船在淮河上旅行,镜头随着诗人的目光转移。两岸原野上笼罩着春天的阴云,芳草绵延,草色深青,不时有一两棵春花盛开的树从幽僻处跳进诗人的眼帘,格外鲜明。傍晚时分,诗人把孤舟停泊在犊头一所古老的祠堂下,眺望河上,风狂雨暴,晚潮汹涌而来,发出如雷似鼓的轰鸣声,诗人就在这种情况下看着那些潮起潮落。若是把它拍摄成电影,也许只是这么短短几分钟的画面,然而,留给我们的却是无穷的意味。或许画面太过于直白,只是简单地描述出诗中所写到的景色、人物。那么,文字给我们的则是更加深远的寓意,同时也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 题目是“晚泊犊头”,内容却是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白天,却不是春光明媚,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这是一幅多阔大的画面,但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压抑感。一个“垂”字生动且形象地写出了当时阴云笼罩的场面,给人一种阴云沉沉似乎随时都会压下来的感觉。而这种压抑的情况下,野草青青,色彩是如此暗淡。云是深色的,青草也是深色的,天地之间仿佛失却了一切颜色,独留灰暗的一面。色调是晦暗的,读着让读者也心情压抑起来,但是联系一下当时的背景,也不难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苏舜钦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主张“改革弊政”的变法派,因此受到保守派的压制,庆历四年秋冬间,保守派借事诬陷,苏舜钦被削职为民,逐出京都。庆历五年春,诗人由开封乘船航行,这首诗就写于这一次的行途中。诗人的心情难怪会如此阴郁。阴云低垂,笼罩四野,野草青青,了无生机,这下是诗人被压抑的痛苦内心的写照。不甘沉沦的他要把压抑的心情宣泄出来,眼前的景象正是最好的寄托物。但如果一直都是这般沉甸甸,估计也不会成为一首好诗。因此在第二句诗中,诗人因“春阴”而见“幽花”。在这样阴沉的时候,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让人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深深地印在心里。或许在春光明媚的时候,这些野花是不起眼的,但是,在这样的时刻,它就像是一盏明灯,给人以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使压抑的心情得到舒缓。同时,虽然第二句有些散文化,但一个“时”字,使视境动了起来,仿佛花树在一片青青草地中不时跳入眼帘,也只有船在行进时,才有这样
的现象。并且,一个“明”字,与第一句形成了一个反差,阴天里的景色是暗淡无光的,心情是压抑的。而随着看到的野花,心情渐渐地开朗起来,亮了起来,同时,也是生动地描写出诗人视野中突然出现一树幽花,眼前顿时一亮的现象。“幽”“明”都是形容花,“幽”字可以想象出花散发着幽香,而“明”字可以让我们想到花开得是多么的灿烂。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一树繁花开在春阴之下那种清幽淡远的身姿。这两句诗在色彩上做了比较,同时也让画面有动有静,表现了作者高超的构思技巧。
岸上的花伴随着水流渐渐地离去,天上的阴云却依然在头上静静地压着,即使是心情有所舒缓,如此天气并不适宜继续前进,再加上天色已晚,停泊下来成为必然的举动。于是,“晚泊孤舟古祠下”。这一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一叶孤舟静静地停泊在荒凉的古祠下,一股孤独感自然袭上心头。沿路胜景早已成为过去,眼前的景色又是荒凉冷落,心情不免又沉重起来。再联想到当下的处境,悲惨的际遇,可谓百感交集,这种孤苦的滋味只有诗人自己能体会到。在这种情况下,“满川风雨”扑面而来。虽然从第一句开始,从“春阴垂野”到“满川风雨”,是天气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样的春潮泛起,也激起了诗人思绪万千。狂风暴雨,春潮迭起,诗人的思绪随风雨激荡,心情如潮水汹涌。一个“看”字,不仅是单纯地观看这一场天地的景色,更是一种心情的宣泄。曾经的心酸与委屈,全蕴藏在“满川风雨看潮生”这一画面里。风雨是动的,人是静的,但正是在这种动静中,更体现了诗人心中的不平与他兀傲不驯的性格。冷眼看着这样一场狂风暴雨,诗人心里想些什么呢?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
诗仅四句,却能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景物的动静、明暗、大小的对照,显示了诗人卓越的技巧。阴天是大的,是静态的,同时也是暗淡无光的,然而,那一树繁花却是小巧,是跳跃的,同时是明亮的。这样的对照,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心情的起伏,同时在气氛的烘托渲染也表达出诗人在旅途中惆怅、压抑的心境。而后两句更是水到渠成。尤其是第四句,更是紧紧照应首句,顺应天气的变化,显得结构严谨,并且在这境界开阔、气象峥嵘的景物描写中,诗人抒发了孤寂、不平的情怀,寄托了自己遭遇废黜的夷然态度,隐寓着诗人那愤懑不平、兀傲不驯的性格。全篇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借景抒情,却写得如此自然,意蕴深长,却又浑然天成。这是这篇七绝的特色,也是苏舜钦的才华流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642a9f27c1cfad6195fa7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