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

2022-12-31 07:28: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欢迎阅读!
课程,关系,教学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 一、大课程

在大课程的视野下,课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大系统,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和子系统,远没有课程那样重要, 基本内涵:

1、大课程观强调,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教育过程,课程无所不有,教学知识子系统,建立新的课程观来包含教学 2课程观认为:课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等。

3、提出:课程构成是很丰富的,课程有物化构成和层次构成,在层次构成中,又进一步分为决策层次构成与运行层次构成

4、强调:教师也是课程研制者,从而构建课程包含教学的主体机制

5、核心理念:是辩证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念,时限这一观念的是整合课程形态 二、大教学

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课程一直被作为教学内容来谈,而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相对独立部分的教学论便担负起研究教育过程的概念,和本质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等基本问题的任务,是在教学的概念下讨论课程问题。

课程教学关系的四种模式

课程教学的蓝图,教学课程的实践,课程教学都包含在学校和教育系统下,两者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学习和成长,为了达成教育目的与目标,课程教学缺一不可,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1、二元独立模式

出发点事课程课程论独居其位,教学教学论也是一样,两者没有任何联系,相互之间存在着大的鸿沟,课程教学之间,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是彼此独立,不互相互赖的。 不同意这种观点,缺乏理论指引,一定无序,两个都没有价值。 2、相互交叉模式

出发点事认课程教学之间存在着共通的内容,为此课程论和教学论中也存在着相互包含的一部分,即教学包含课程的一部分,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一部分,相应的课程也包含教学一部分,课程论也包含教学论一部分。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平等 3、包含模式。

这一模式的出发点是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之间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它有两个变式,一是大课程论,即认为课程包含教学,相应的课程论包含着教学论,二是大教学论中认为教学包含课程,同样的教学论包含着课程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

出发点是强调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二者即是相互独立又是循环联系的,课程课程不断的作用和影响这种教学教学论,反过来也是一样 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基础教育教学目的

一.对基础教育教学目的的反思 1教学目的的基本提法和局限性

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混为一谈,并通过陈述任务要素来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局限性:

1教学忽视系统分析的描述性要素罗列

教学动态的影响和发展人的过程,其目的是关注人的整体性发展 2、混淆了教学任务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3、把教学和智育等同

教学要完成德智体美劳的任务,相互渗透与促进,又不可替代。 2)基础教育教学目的的分析: 1、对教学的一般性目的分析

是德智体美劳的和谐统一,是判断真正教学的伦理标准是通过使人明智,影响人的德行。


2、对教学的特殊目的分析

以来教学特点,凭借教学特殊条件,内容,方式,的不同于其他学习活动的目的,即教育教学型目的,体现了教育中的教学价值,即智力,能力,教育的价值。

二、基础教育教学的底线和张力 1、以指导学生认知发展为核心

智育同样注重教育性,德育,体育,美育也要注重教学 2、以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的经验为主,发展智力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底线,没有足够知识技能的构建,内化,没有深入知识的理解,发展致力于提高素质都无从谈起。

基础教育教学的张力

教学存在的底线有张力的原因

1、限定在教育教学行范畴的张力,也就是教学论的学科边界规定的张力 2教学教育性的张力,也就是跨教学学科便捷融会贯通于大教育的张力 解析:

1、在教育中的教学存在的底线范畴,智力素质是认知范畴目标,情谊素质是非认知范畴目标,他们是有区别的 2、实在教学目标的性质上,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物质性范畴不同,智力素质和情谊素质是功能范畴目标,他们有共性

3、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以来,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总体上倾向于张扬这个范

4、在课程教学改革创造无限生机的同时,发生饿了把他们当做唯一范畴的误解,造成没有结果的论述。

基础教育的内涵和属性 基础教育的内涵

基础教育是以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为主,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普通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发展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获得存在意义。成为一个有用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教育核心特征 一、普及性

1、每个公民都用该有,面向全体公民,是每个公民应当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教育 2、因材施教,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二、全面性

德智体美劳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的发展包括心里的发展和生理的发展,基础教育所塑造的是具有良好体质,优秀的智力,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个性丰富的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人。

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 基础教育的根本规定性,是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根本区别,是基础教育的规律性的反应,基础教育具有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共同属性,这些共同属性是基础教育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有属性,规定和影响基础教育其他非本质性的存在和发展。概括来说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分为,基础性,公平优先性,准备性和非定向性。 1、基础性

致力于培养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形成基本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为青少年儿童在身心心里素养,知识技能素养等,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为成为合格公民大家坚实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该设置各种活动情景,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促进合格公民所具有的基本素质的养成

科学文化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底线,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要掌握蚊子工具可就是要掌握读写算的基本能力。 2、公平优先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61d288afe4733687e21aac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