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与汗水随笔

2022-07-25 08:37:3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灵感与汗水随笔》,欢迎阅读!
汗水,灵感,随笔
灵感与汗水随笔

篇一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这句话掷地有声,放之四海皆为准。

仲永这百分之一的灵感,确实让人羡慕。但“父利其然也,不使学,结果——泯然众人。”因为他没有付出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最终只能落得个可悲可叹。 王献之不是神童,但他苦心练习,用尽十八缸清水,最终成为一代大书法大家。 曾国藩不是神童。幼时背书,竟然都能受到躲在屋外行窃盗贼的训斥:“这材料还能背书!”斥毕,自背一遍扬长而去。但他刻苦勤奋,用汗水灌溉自己贫瘠的灵感。曾国藩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学习,一生当中很少有午夜两点之前休息的时候。灵感与汗水终于让他成为一名科学大师。

爱迪生不是神童,但他从没有被失败所打倒,一生完成了了1328种发明,最终成为“发明大王”。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可以使学业有成,嬉耍只会使学业荒废。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不少。

我班的崔钟镭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积极提交作业,成绩始终位居前茅。

我班的马小帅,平时不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总是在考前临时“抱佛脚”,最终名落孙山。

由此可见,无论古今中外的伟人,还是我们这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要想成功,只能勤奋:勤思考,勤实践,勤努力,这样我们的灵感与汗水就会迸出美丽的火花。 因此我要说:“天才不一定最聪明,但一定最勤奋。” 篇二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我想,这句话应该也能理解成:人人都有这1%甚至更多的灵感,但却不是人人都能付出那99%的汗水。 灵感对我来说,不再像是“人人”都拥有的,至少我很缺乏。我是一个学而无余的学生,在汗牛充栋的义务教育标准书中,仿佛我能做的只有从一个圈跳到另一个圈。此时,灵感之于我,就如同狐腋下的丝缕毛发,即使我在怎么想要积累起这些灵感,都很难集腋成裘。我在书海中跳跃着,没有灵感的助推,那些个圈儿越跳越小,思维范围更是不得拓展。


12月初,南方也将要入冬,虽然还没有下过雪,但是呼啸的风一吹也能用刺骨来形容了。一天下午的自修课上,我正埋头做着作业。忽然,我的后颈感到一阵寒意,与前一刻温暖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扭头一看,原来是靠窗的同学在通风,我也不能说什么,再回到笔下,那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一词一句早已昙花一现般,戛然不见。 再说说“汗水”。要流下汗水就要通过不断地努力。

努力不比好奇心。好奇心至少能使我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或许能使我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宝藏;努力既难得,又难发挥,似空谈,更似无用功。但我还是迫切地争取着它。 有时,我也以聪明自居,因为我知道缺乏的灵感就要用汗水来楔补。可是要留下汗水,就又要克服种种消极的意识。

“你就是太粗心了,这里,这里,都是算错!”当一个老师这样跟我分析题目的时候,我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有苦难言啊。其实那道算错的题目正是我少有的“灵感”和接近99%的“汗水”啊!好吧,我只能在心里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发挥灵感,不负汗水,给自己争点气。

我无法像乔布斯那样,用经济灵感造就苹果电子的世界影响力;更无法像所罗门王那样,在政治道路上留下汗水,将耶路撒冷发展成三大宗教的圣城;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灵感,首先走入大学校门,再用自己的灵感,为改造世界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灵感与汗水之于我,最贴近生活的作用,就是让自己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激励破茧之蝶一样激励自己,灵感与汗水之于我,就将是最优的捷径。 篇三

我们在很多学校的墙上都可以看到一条爱迪生的格言,叫做“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个格言所强调的意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就是所有成功都是勤奋努力的结果,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而无数成功者的事迹也在不断地佐证着这句格言,以至很多不成功者往往要承受双倍的痛苦,一方面是不成功的沮丧,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对自己还不够努力的自责。

我女儿读初中时就对她妈妈说过“我为什么这么努力了,成绩还不能提高”这样的话。让人想不到的是爱迪生的这句格言,还有另一半,他说的是,“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他不是和大家开玩笑吗?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他强调的是人身上那个特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具备这个特质,那么你在这个可能“不属于”自己的领域,哪怕再勤奋,你能够获取的“荣耀”大概也极为有限。 这一点,真是最大的麻烦,也是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困惑所在。现实情况常常是,只要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父母、老师、学校、社会所要求的那个标准,你很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不努力、不勤奋,就是孩子的努力还不够到位,其实这样的评价貌似很公


正,实则忽视了个体差异,忽视了每一个人身上很要命的生命秘密。当然,有的时候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那个“1%的灵感”它本身也是变动不居的,可能在某个阶段,它是混沌一片的,而到了另一个阶段,它则是灵光闪现,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好像就是发现和等待的艺术。像华人世界最杰出的电影导演李安考大学考了三次,最后上的是家人并不满意的艺专。而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天分也并不表现在童年时的语言发展上。这样的迟缓,不在状态其实也不是什么特例,也许每个人都有他的短处,都有他找不到感觉的领域,尤其在童年时因为作为父母你什么都看不出来,你特别没信心,因而他任何的短处,或者不适应学校,不适应学习之处,都成了父母最大的焦虑。

说起来,任何发展不平衡、任何的迟钝之处,在今天非常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和评价体系中,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一种痛苦。我们总是太急了,我们太不愿意给孩子等待的时间了。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化成了孩子的焦虑。

有一次我到广州一所学校讲生命教育的问题。讲完课,是学校的一位副校长上来做小结,那天她特别激动,流眼泪了,说是非常感激我。感激我什么呢,因为这一天下午她正在家里和孩子作斗争呢。孩子背一首古诗,背了一个下午还不会,母亲在边上早就听会了。我想这样的事在生活中也是时有发生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评价。一个孩子,他背了一个下午的古诗还背不下来,你首先不能说他不用功,甚至也不能急着说他不用心。他的不会一定有他的问题,就好像一个机器的螺丝可能没拧紧,某一个小的窍门没有被打开,某一个灵感的闪现点没有被点亮——这一切要是他自己能知道,能改善就好了。可是问题恰恰在于这样的“知道与改善”正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有时也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对父母而言,不是生气,不是责怪,更不是失望和恼怒。好父母就是有耐心的人,等待孩子思维的觉醒,鼓励他的觉醒,相信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保持自己的信心,即使等不到孩子真的“觉醒”的那一刻,也不泄气。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6136a84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