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评课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人教新课标

2022-08-29 20:19: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上语文评课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人教新课标》,欢迎阅读!
孟浩然,广陵,黄鹤楼,古诗,人教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年级语文评课-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人教新课标

今天有幸听到吴老师执教这篇课文,吴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认为吴老师教学时有很多的亮点和可取之处,在这里我就简单地讲以下四点: 一、语言优美,导入引人

教学开始,吴老师以一个充满诗意的名胜古迹——黄鹤楼的同名古诗导入新课。优秀、然的导入既渲染了浓浓的离别之情,又给人自然、新颖之感,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走入文本。同时,吴老师一开始就抓住了此篇古诗课题的两个难点:一点是朗读课题的节奏划分;二点是“之”的理解;并且非常顺利地解决了这两处的难点。

二、品词析句,感悟真情

吴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始终抓住一些关键字词,通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

如抓住第二句的“烟花三月”一词,提问烟花三月是一种什么美景?让学生透过简简单单地一个词感受藏字背后李孟二人那份浓浓的情谊,从而感受人物的内心读好课文。

在讲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诗时更是抓住“孤帆”、“之”等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人的心声。

三、朗读多样,读中感悟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吴老师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小组读、配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

四、补充资料,帮助理解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吴老师很有心地补充了李白的作品《赠孟浩然》《江下行》《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赠汪伦》等,通过补充这些资料,既帮助学生积累语文识,提升语文素养,又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人物,为解读文本打好铺垫。

接下来我想发表一下我个人的几点不解之处,不知道我的这几点疑问能否得到解答: 第一,正如吴老师刚才自己所说的,《赠汪伦》这首诗学生在二年级就已经学过,那为什么还要把这首诗放在课堂后面的“拓展学习”的环节里让学生当堂背诵呢?

1 / 2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第二,在多种形式诵读古诗的环节里,吴老师运用了多样的朗读方式,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我对于有一种诵读方法发出质疑,就是古诗诵读讲求的是在读中领悟到诗人想要表达的一种意境,而如果像吴老师那样把半句古诗再分成四个字一组读,另外三个字由另外一组读,这样的方法是否有待讨论是否可行呢?

总体来说,吴老师的课扎实、质朴,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无愧是研究学习的典范。 说得不好之处有待大家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5ed8623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