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作文之从《论读书》原着和王佐良的汉译本浅析英汉在词法、句法

2023-01-10 07:14: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书作文之从《论读书》原着和王佐良的汉译本浅析英汉在词法、句法》,欢迎阅读!
王佐,词法,句法,译本,浅析
从《论读书》原着和王佐良的汉译本浅

析英汉在词法、句法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论读书》;英汉对比;词法;句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论读书》句式整齐,逻辑缜密,用词得当,而王佐良先生的译本,巧妙掌握汉英在表达上的不同,使译文既反映原文面貌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本论文以《论读书》为例,从词法、句法角度解析英汉语言的差异,以期对原作和译作有更深刻的理解。 1、词法角度

1.1英语重名词,汉语重动词

英汉语言的不同之一在于英语多用名词,汉语倾向于使用动词,特别是在正式文体中表现尤其突出,英语名词优势更为明显,甚至英语书面语区别于口语的重要标志。这可能是因为英语中每个句

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一般为了避免麻烦常用名词形式表达,如: 1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傅彩, 足以长才。)

在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中,他没有把“delight” “ornament” “ability”翻译成名词形式,而是选择了怡情傅彩长才个动词取代了原文的名词,既保留了原文风格,又特别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1.2汉语常用动词代替英语中的介词

英语常把介词置于名词之前,表达一个具体的动作,这和汉语是大相径庭的,如:

2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原着中连用三个介词“in”,强调在某些方面,简洁意赅,但是在王佐良先生的译本中并没有把“in”翻译成,而是选择了见于样的动词表达。他熟知汉英在介词和动词表达方面的差异,采取了与原文不同的搭配方式,使得译文通俗易懂又不失风格


2、句法角度

除了词法方面的差异以外,英语和汉语在句法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的被动体现在语法上,汉语的被动则借助于特殊词汇,甚至有时干脆不用被动。 2.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汉语则是意合的语言。所谓形合就是注重句子语法结构上的前后关系,靠连词等组装各个部分,而意合则更注重句子的逻辑关系,注重意义的表达,不在乎表面形式,例如: 4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 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 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原句用了连接词“for”“and “but ” 介词“of ”“by”“from”也用了三次;并用连词“that”把前后句连接起来,紧凑而不松散。汉语译文中仅有 三个连词, 没有用介词。由此可见,英语更注重句子表面结构的完整,汉语造句不靠形式和结构,注重内在逻辑和意义完整。

2.2英语用语法手段表示被动,汉语用词汇化手段表示被动 英语的被动有系统的、规范的被动语态和明确的语法规则,而汉语则没有系统表示被动语态的语法规则,只能借助像这样的表示被动的词语表达被动关系,例如:

5……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借助“be”构成被动句,而王佐良先生的译文完全是用汉语的主动形式,通过词语来表达这种被动关系。 3、结语

英语和汉语在词法句法上的差异是翻译过程必须考虑的因素,也是翻译的难点。本论文从词法、 句法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了《论读书》的原着和王佐良先生的汉译本,以期促进对原着和译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英汉互译)(增订本)[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55258d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