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敦煌古典舞“三道弯”的特征》,欢迎阅读!
浅析敦煌古典舞“三道弯”的特征
摘要:舞蹈中“三道弯”体态特征映射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对波状线的审美习惯,它的这一规律在敦煌古典舞蹈有显著的体现,波状线的差异性变化会使舞蹈具有差异性的特征,同时也能反映出其具有的差异性文化内涵以及舞蹈韵味。本文将简要介绍“三道弯”动作的艺术特征,介绍敦煌古典舞“三道弯”动作的艺术渊源和内涵,重点阐述敦煌古典舞“三道弯”的动作特征及审美特征,从而对敦煌古典舞“三道弯”的特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敦煌舞;“三道弯”;特征
曲线在审美方面是富有装饰性的,它属于美学的规律对比形态。与此相反,直线只有长短的区分,而无形状的不同。“曲线包含了各种各样能体现不同美感的线条。波状线一种较为柔美的曲线,它的柔美是最显著的特征”。除此之外,蛇形线也是曲线中较为著名的一种,有魔力的线条之称。蛇形线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层出不穷的变化。曲线是富有装饰性的,是相对较柔和的曲线,往往给人带最为真实的的感情体验,将曲线和圆的优点结合起来,使其美感展现得更加明显。敦煌舞中“三道弯”的韵味特征真实的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对波状线的审美原则,不同的波状线变化使舞蹈产生了不同的韵味特征,此外还展现出敦煌舞的不同文化内涵以及舞蹈韵味。
一、敦煌古典舞“三道弯”动作的艺术渊源和内涵 (一)敦煌古典舞“三道弯”动作的艺术渊源
多姿多彩的敦煌舞中有着千千万万的舞蹈动作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道弯”。敦煌舞的任何一个动作都离不开“三道弯”。“‘三道弯’对舞蹈动作有着强有力的约束性,这也就是说,敦煌舞的任何身体形态、造型或是一个舞姿都必须严格遵守‘三道弯’的形式,甚至舞者的整体运动轨迹也必须与‘三道弯’的大背景匹配,这致使敦煌舞在韵律、动律以及规律三个方面产生了大体一致的风格特点”。
历史文化决定了敦煌舞中特色的“三道弯”现象。莫高窟艺术是敦煌舞诞生的来源。敦煌舞是根据莫高窟中的彩塑和壁画上的舞蹈而发展衍生出来的舞姿。对于人们来说,敦煌壁画属于一间乐舞宝库,尤其值得提起的是盛唐时期的乐舞壁画,那个时期的壁画将中原与印度的乐舞成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向前追溯到十六国时期,再到唐宋元明清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着其独到的特点,壁画上的人物种类众多,包括仙女、菩萨、金刚大力士等等。“敦煌舞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展现天宫的伎乐舞蹈作为理想境界,将飞人、天宫伎乐更加真实鲜活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敦煌古典舞“三道弯”动作的内涵
历史文化决定了敦煌舞中特色的“三道弯”现象。敦煌壁画中,从唐代形象化阐释佛经的壁画上开始出现很多的歌伎乐舞人物,她们的舞蹈形态大多为S形。这种审美原则促使了“三道弯”在敦煌舞中的内在涵义的形成。“其中的对称和谐等内涵也发展成为了现在敦煌舞的特色风格”。富多彩的曲线,一起形成了敦煌舞曼妙多姿的风格特征。
二、敦煌古典舞中“三道弯”的动作特征 (一)“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敦煌舞不仅整合了壁画艺术,同时具备传统审美风格的特点,“三道弯”包含了几乎人体所有部分的各种动态。各个部分的动态均与“三道弯”有着不可分割联系。比如:膝、胯、肋三者之间的协调运行使身体形成了S形“三道弯”,甚至多道弯形态。这主要是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推移形成的,三者之间的不同配合模式产生了不同的S形“三道弯”曲线。敦煌舞除了身体能够展现出“三道弯”特征之外,身体的四肢也有明显的体现。例如“托按掌”等一系列的手臂形态,通过肘、手腕与肩构成“三道弯”身体形态。
(二)“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在舞蹈的运动过程中,也必须以“三道弯”为运动的基础,在该基础上进行衍变和进化。例如,在旋转过程中的“螺旋拧转”等动作均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协调运动下展现了多个“三道弯”。在旋转运动中的较为突出的“三道弯”曲线舞姿使敦煌舞具备了独特的特点。同时,敦煌壁画中的大多数舞者穿着另其下半身十分优美纤长,身着下半部分为两段的大长裙以及拥有宽大袖子的上衣,裙子宽大的裙摆使美感倍增,舞者中间露出纤细的腰身,使女性的曲线美更加突出,更
加自然的衬出“三道弯”的特征,也就是说,“三道弯”的动态特色即为敦煌舞运动中的基本形态。
三、敦煌古典舞中“三道弯”的审美特征 (一)形体的艺术美
在形体方面,敦煌舞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曲”与“圆”的探寻,生成特殊的美感。在这一方面,中国古典舞与敦煌舞的审美标准截然相反。在创造敦煌舞的过程中,壁画中的“S”形特征被留了下来,并且使身体的一部分形成了屈、曲的体态;此外还结合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文化,把相对僵硬的棱角等转化成了柔和的线条,达到了“曲中求圆”。敦煌舞把人的身体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且在“势”与“韵”之中隐藏了柔和的气息。
(二)形象的意象美
舞蹈属于肢体语言艺术,其表面形态包含“形”与“象”两个部分。意象作为艺术的凝聚与升华,属于舞蹈的外在模式,“象”是以“形”为前提逐渐发展而来的,使观众享受到更加贴近生活的体验,也就是说舞蹈艺术的外在形象特点是靠肢体语言以及动作造型等构建的。“意象”是敦煌舞蹈十分看重的,它具备特殊的舞蹈语言及审美原则。敦煌舞所有内容都展现了大唐盛世的风光以及浪漫主义气息,充分的显示了盛唐时代乐舞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特点。
(三)艺术的虚实结合
舞蹈的意境不单单能够体现出情景交融的特点,还能够使观众想象出所展现舞蹈之外的内容。“实虚境共同形成了所谓的意境,即常言所说的:虚实结合成意境”。实境为舞蹈艺术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独特舞蹈姿势;虚境是观众联想出来的,不在舞者展示的舞姿之中。虚境来源于实境,超脱于实境。它是实境在人们脑中的想象和意境。而舞蹈的优美动人之处就体现在虚实结合之中。敦煌舞将虚实进行结合,圆与曲相互转换,其虚与实的相互转化在中和之气中完成,时而柔弱,时而气势磅礴。
结合以上所讲,敦煌舞将“三道弯”作为核心动作,以其为前提进行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著名的敦煌舞。敦煌舞对人体的曲线、音律和节奏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圆曲相结合,变化灵活多样,同时具备形态与神采。敦煌舞对打造意象十分看重,韵随气动,用舞姿传达情义,用情义感动人们,将虚与实结合在一起,营造优美的意境,使浪漫气息尽情漫延,这些特点使敦煌舞生机勃勃,曲线美感十分突出,因此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敦煌舞中的“三道弯”艺术形式》,《甘肃教育》,2014年03期. [2]王倩:《敦煌舞“三道弯”的审美略探》,《音乐时空》,2015年10期. [3]谭桂:《“三道弯”的两种类型与审美特征》,《艺术教育》,2014年12期.
[4]张楠:《敦煌舞蹈和民间舞蹈中的“三道弯”分析》,《大众文艺》,2013年05期.
[5]高莎:《“三道弯”体态形成的文化背景与地域特征分析》,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5年.
作者简介:张雪婧(1995.12-),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研究生在读,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方向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54011e3bc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