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茶基本知识 红茶常用外形评语》,欢迎阅读!
红茶基本知识 红茶常用外形评语
A:细嫩:芽叶细小柔嫩。多见于小叶种高档春季产的工夫红茶,如特级祁门红茶。细紧:条索细,紧卷完整。用于上档条红茶。细长:细紧匀齐,形态秀丽。多用于高档条红茶,如祁门红茶。乌黑:深黑色。用于描述嫩度良好的中小叶种红茶的于茶色泽。乌黑油润:亦称“乌润”,深黑而富有光泽。多见于嫩度好的中小叶种高档红茶。枯棕:干茶呈暗无光泽的棕褐色。多用于粗老的红碎茶。肥嫩:芽叶肥壮。常用于滇红工夫。匀称:大小一致,不含梗、杂。棕褐:色泽暗红。多用于大叶种茶。红筋:红茶的筋皮毛衣。露梗:工夫红茶中带梗子。短碎:工夫红茶的碎片、梗朴。粗老:老茶。粗壮:重实。嫩度中等工夫红茶。毛糙:粗老。大多是筋皮毛衣或未经精制的红毛茶。松散:揉捻不紧的条红茶。松泡:粗松轻飘的条红茶。金毫:高档茶中的毫尖茶。多见于滇红。
毫尖:红碎茶中被轧切后呈米粒毫茶。多见于大叶种制的一套样红碎茶。雄壮:粗壮的金毫。多用于高档滇红。老嫩混杂:嫩茶、老茶不分清。规格乱:多用于精茶中分档不清。花杂:大小不匀,正茶中含老片及梗、杂。颗粒:小而圆的颗粒茶。常用于上档C.T.C茶。身骨:指茶叶质地的轻重。常用于工夫红茶的精茶。净度:指精茶形态整齐程度,也指精茶中有否含茶或非茶物质夹杂物。面张茶:常指精茶中4~5孔茶。上段茶:用于工夫红茶较为粗壮的茶。中段茶:比上段茶小一点的茶。下段茶:比中段茶更细的茶,常指碎末茶一类。
脱档:精茶中上、中、下档茶比例不当。夹杂物:茶叶中含有非茶杂物。饼形:精茶压制成饼状,如米砖茶。
A:茶树对冬季的低温冻害比较敏感。特别在干冷有风的天气中,更易冻伤。茶树一般只能忍耐-5~-10℃的低温,但依品种会有不同,如不耐寒的云南大叶种,气温低于0℃时,就会受到冻害。-5℃时,将会受冻枯死。
A:在茶汤中,苦味的咖啡碱与大量的儿茶素(涩味)物质形成氢键,这种氢键络合物对味觉的感受上与单体的味觉感受是不同的,它们对味觉受体有协调作用,又有互相抑制作用,从而改善了茶的风味,减轻了单一存在的苦味和涩味,使茶味醇和。茶的干物质中儿茶素和咖啡碱两类物质含量都较高时,其茶汤滋味并不是又苦又涩,相反两类物质含量都高,茶汤浓醇、鲜爽并带收敛,是优质茶的标志。 A:茶多酚的主体物质是儿茶素类物质。儿茶素存在于鲜叶细胞的液泡内,而多酚氧化酶主要存在于原生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但当叶片组织受到损伤如揉捻或揉切后,儿茶素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接触,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儿茶素类便迅速发生酶促氧化作用,首先产生儿茶素邻配。邻配物质很快又发生聚合,逐步产生了茶黄素,茶黄素进一步氧化的结果产生茶红素,茶红素进一步氧化并与氨基酸等物质的聚合,最后形成茶褐素。茶黄素和茶红素是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主体物质。
从儿茶素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的整个过程,物质的颜色是逐渐加深的。邻醌为黄色,茶黄素为橙黄色。茶红素为红色,茶褐素为暗
褐色。红茶制造过程中叶绿素的分解破坏是很显著的。叶绿素的分解破坏,一是由于酶性或非酶性的水解,二是加热过程中的脱镁作用,使红毛茶的色泽形成黑棕色。
A:红茶制造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由鲜叶中的50种增加到成茶中近300种。香气成分的种类如此之多,但香气的含量甚微。
红茶香气物质一部分是鲜叶中固有的,而大部分是红茶制造过程中由其他物质转化来的。萎凋、发酵过程中某些醇类的氧化氨基酸和胡萝卜素的降解、有机酸和醇的酯化、亚麻酸的氧化降解、己烯醇的异构化、糖的热转化等都会产生很多新的香气物质。因此萎凋、发酵过程中香气物质是增加的。在干燥阶段,由于高温的原因,很多低沸点的香气物质大量挥发,最后剩下的是些高沸点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和羧酸类为主,其次是醛类、酯类等。芳香物质到发酵阶段组成和数量都达到高峰,当发出浓郁香气时及时停止发酵,可获得高香茶。烘干后,香气物质含量又有减少,但成分的种类增加很多。
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53f28c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