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军事课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欢迎阅读!
军事理论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班级;汉语言BG111 姓名;阎晴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学生综合素质是否提高是检验高校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集中体现”。高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是全方位和多渠道的。军事课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国防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军事课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法制”。国防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国防观念,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组织性、人生观、政治立场等多方位的全面教育,以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以军事理论教育为依托,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军事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基本渠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军事课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方面侧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迈进大学的殿堂,对人生充满了希望,对知识充满了渴求,但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注重享乐、害怕吃苦,表现出自私自利和“唯我独尊”的缺点。为此,在讲授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时,从人物讲起,再深入到他们的军事思想
理论的创造和发展,以及对今后战争的指导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淡泊名利,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在讲授《孙子兵法》关于孙武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时,让学生在“备战、慎战”、“视卒如婴儿”的精神中了解“仁爱明礼、诚信友善”的道德风范。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的教学中,指出和平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促使学生树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自强不息,刻苦钻研,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教学实践中,紧紧抓住影响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主要环节,以强有力的史料做依据,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是强化国防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战争的不幸与创伤对他们来讲既遥远又陌生,因此对他们进行国防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应注重进行回顾历史,展望明天,明确责任,爱我中华的主题教育。首先,把国防教育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利用课堂教育阵地,将国防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握知识性,突出思想性,讲求艺术性,增强吸引力。其次,把国防教育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将国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年都要举办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国防知识演讲会、大学生与国防征文比赛、军旅歌曲合唱比赛等等。再次,把国防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军学”共建活动,策划并录制大学生与战士以“共同走过青春”为主题的活动电视片,组织学生为部队提供科技拥军活动,在部队开辟周末文化驿站,为部队战士进行文化辅导和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忠
诚于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军尚武的民族气质,激发广大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克服极端个人主义,强化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团结互助观念,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军事课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的训练及其内在精神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符合国家和人类利益的价值观念和做人境界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当代大学生通过军事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熟悉和掌握军事思想、军事科学、国防史等军事理论和科技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其知识面。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生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学习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亲自体验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及产生的作用。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坚定他们用先进的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头脑的决心。更重要的是,通过军事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知识学习的思维定式,促使其学会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式,提高其融会贯通的综合分析能力,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促使专业学习。
三、军事课对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没有健康的身体,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智力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军事课教学中的一部分军事技能训练科目,不仅要开动脑筋去理解,还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去实践。实践证明军事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学生锻炼身体习惯。强健的体质是承受军事活动中精神和体质重负的前提,是赢得未来胜利的先决条件。中国《兵役法》和《预备役军官法》明确规定军官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地方高校毕业生,所以青年学生不仅是国家建设的力量,也是保卫祖国的生力军。在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其功能是双重性的,是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的军事教育是通过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其体质,培养出一批批建设和保卫祖国建设的强者,因为军事教学不仅增强学生的体质、传授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而且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形体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诸如队列基础动作训练,对学生的站姿,坐姿、基本脚位、手位和头部位置及行走、跑步的基本姿势进行训练。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改变学生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增强站姿、坐姿、走姿动作的规范化,使其掌握正确的姿态,有利于身体保持正确的空间位置,掌握发力的时间和用力方向。再如战术训练中的武装越野、泅渡、穿越障碍等项目,对发展学生的柔韧性、稳定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肌肉力量等身体素质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军事课对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军事课虽然不是专门的心理教育课,但能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当代的大学生“骄、娇”二气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
较弱。而军事训练具有集中训练、管理严格、科目繁多、训练艰苦、环境多变等特点,对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的意志品质是严峻的考验,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途径。此外,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地方性大学,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来自开放发达的大中城市,也有来自较落后的贫困山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历、民族习惯、自身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心理素质差异更大。这就需要在学生入学初期,开设一些普及性广,易于接受的素质课程,提高学生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国防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对心理素质的提高就是一条非常有效、可行的途径,因为军事实践是一项团体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又具有对抗性、竞争性、冒险性和艰苦性等特点。通过组织各种项目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塑造他们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心理素质。通过针对性强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耐力、承受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战胜困难能力等意志品质有了较大的帮助,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抓好国防教育工作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王桂巾,张传辉.抓好国防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3:(2)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3]刘献君.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7:(4) [4]张兆芹.论德育工作中的人格教育问题[j],深圳大学学报,1998:(3) [5]冯向东.学生素质与文化底蕴[j],教育研究院,1997:(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5282325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