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2023-11-30 11:38: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玉斗,刘郎,全诗,辛弃疾,阵子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宋·辛弃疾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注释

1)范南伯:范如山,字南伯,是辛弃疾的内兄。张南轩:张 ,安敬夫,自号南轩,张浚之子,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辟:征召。 宰:县令。

2)掷地刘郎玉斗:《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范增十分气愤,将刘邦送给自己的一双玉斗掷于地,用剑击碎而去。 3)挂帆西子扁舟:用吴越时期越国大臣范蠡在破吴后与西施泛舟五湖的典故。 4 燕雀岂知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起义领袖陈涉少时与人耦耕,曾对同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貂蝉元出兜鍪:《南齐书·周盘龙传》载,周原为边疆武将,后年老求解职,归朝做了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皇帝戏问:卿著貂蝉,何如兜鍪?周盘龙回答: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这里的兜鍪是战盔,貂蝉为侍从贵臣所着冠上的饰物 6)牛刀:这里牛刀是大材,孔子曾以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大材小用。《论语·货》 7)玉瓯:玉制酒杯。

翻译

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谓英雄之所以能够美名流传,就在于立功万里,为国家和君王效命。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公侯将相原本出身于普通士卒。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赏析

范南伯,名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让他担任泸溪县令(即所谓辟宰泸溪,范如山并不相信朝廷真能有所作为,故迟迟未行。辛弃疾便写《破阵子》既为祝寿又为规劝,营意用典之妙,用梁启超的话说是可为三叹!全词62字,用了范增、范蠡、陈涉、周盘龙、宗悫、子游六典,除周盘龙一典稍为冷僻外,均为熟典,为全词的生动内容的一部分,非耀学无生硬,得蕴藉隽永之妙,远胜于直接议论。 一句典出刘邦送玉斗给项羽谋士范增,范掷玉斗于地,拔剑碎之,可谓以碎玉开始;而结句是辛弃疾献玉碗以祝寿,则为完玉终,其间,捕捉心态,造语灵动,以万里功名上对千古风流,下启君王三百州,而大宋三百州此时已剩下不及一半了,完玉之业吾辈岂能以一己之得失而置之度外乎?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五年(1178。词中作者借为范如山祝寿的机会,劝说他不要仿


效范增和范蠡,鼓励他应该去泸溪,施展自己的才干,锻练自己的能力,准备为收复祖国失地建功立业。范南伯,名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范氏一家都是很有民族气节的人,他父亲范邦彦曾仕金为蔡州新息县令,后率豪杰开城迎宋军,举家归宋。他很钦佩辛弃疾的忠心赤胆而把女儿嫁给了辛。辛跟范如山皆中州之豪,相得甚范如山是个有才干的政治,刘宰《故公安范大夫行述》说他治官如家,抚民若,极受百姓拥护。他颇有忧世之心,常思恢复北土,但感于政治腐败,当道非人,又很想学陶渊明躬耕南亩,隐居不仕。淳熙五年(1178年)六月,南宋主战派名相张浚的儿子张拭(自号南轩),任荆湖北路安抚使,颇想干一番事业,因范如山从金人占领区来,知其豪杰,熟其形势,便请他担任泸溪县令(即所谓辟宰泸溪。范如山并不相信朝廷真能有所作为,故迟迟未行。辛弃疾当时正任湖北漕运副使,很希望范能出仕荆湖,因作此词勉之词的主题就是劝他以国事为重,万里功名莫放休,时时挂念君王三百州,努力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开篇作者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掷地刘郎玉斗。鸿门宴上刘邦令张良献玉斗给亚父范增,范增痛感项羽不听劝告放走刘邦,贻下后患,而将玉斗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另一个是,挂帆西子扁舟。春秋吴越之争时,范蠡献西施于吴王,以瓦解吴王斗志;灭吴后,不受越封,复取西施乘舟游五湖而不返。写法都是似明而暗,一看便知是用典,但真正的用意却没有直接说出来,甚至连范增、范蠡的名字都没有出现。作者用这两个典的意思,主要因范增、范蠡都与范如山同姓,又都是才智出众,有胆有识的谋士,因而即以二范比如山,希望他成为二范那样的人物,能竭诚尽智为自己的君国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个看来隐晦的开端,不但艺术上很有特色(隐含范如山姓氏,却不出一范字),从词的主旨说也是很好的开端,有了这个开端垫底,下面几句正面劝勉的话就显得很有力量,很动感情了。千古风流在我辈身上,不要轻抛建功立业(万里功名)的时机,要时时想到大宋的万里江山(三百州)呵!

下片,针对范如山迟迟未行的思想活动,进行劝勉。一方面称赞了范的大才宏志,预言他定能有所成就,一方面劝告他不要嫌泸溪令职位低小难以发挥作用。而应当以之作为搞大事业的起点。为了同时表达这两方面的意思,作者选用了四个典故。一是:燕雀岂知鸿鹄。陈涉辍耕垄上,慨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故事,借此表明自己理解范的志向,他的不愿就任是想有更大的作为。二是:貂蝉元出兜鍪用的南齐将军周盘龙的故事。周年老不能守边,还朝为散骑常侍(皇帝侍从,能预闻要政)世祖戏问他:你戴貂蝉(近侍贵臣冠饰)冠比起戴兜鍪(战盔)来如何?周答: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意思是说我成为近臣是在战场上拚杀得来的,不是靠了恩宠。这里表示自己理解范有更大的才能,想得到更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但是想得到更大的尊荣,要想得到参预朝政的要位,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多作表现,积累战功。三是:南朝宋大将军宗悫的故事。宗晚年为豫州刺史,典签多所违执,宗怒叹得一州如斗大,竟遭到典签的慢待!辛借此表示自己体会到范的心情──以大才而屈居小小泸溪,且行动不能自主,难有作为。但也是劝他:宗悫都难免屈居下位,受小人之气,何况你我。典签,本为地方文书小吏,但南朝时,多由帝王亲信担任,以监视地方大员,号为签师,颇有实权。四是《论语·阳货篇》:孔子至武城,闻弦歌之声,认为割鸡无需用牛刀的故事。作者反其意而用之,鼓励范南伯不妨以牛刀杀鸡,一试身手,把泸溪治理好,以显示自己的才能。

这首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当时正在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的张栻征聘范如山做辰州泸溪县令。范如山嫌这个职务官小势微,不足以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而不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48ef359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