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中的盛唐音乐描写

2022-04-27 07:13: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诗歌中的盛唐音乐描写》,欢迎阅读!
盛唐,白居易,描写,诗歌,音乐


白居易诗歌中的盛唐音乐描写

导语:白居易诗歌作品中有大量关于盛唐音乐的描写,其意图在于表达

对盛唐的无限怀恋和对当下社会弊端的婉转批判,他之所以选择音乐入手,是因为受传统的诗乐文化的影响。盛唐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代

诗歌中有很多篇目涉及到盛唐音乐,内容包括乐器、乐歌、乐舞与乐人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白居易的诗歌作品。首先从数量上看,据清人学者对《全唐诗》进行统计,白居易作品中涉及到音乐的诗歌有100多首,直接描写音乐的诗歌有70多首,而专门描写音乐主题的诗作如《琵琶歌》《和满子》与《立部伎》等也有40余首。其次,从对音乐作品描写内容上看,几乎涉及到音乐的各个方面,如乐器、音乐歌舞样式、音乐感受以及乐人的描写,

其中尤以对乐人的描写十分出色。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大量描写乐器的诗篇,诗中有不少的诗篇把音乐器材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东西来加以运用。白居易

一生专写琵琶艺术的诗就在十首以上,如《琵琶行》《听李士良琵琶》等。当然不止于琵琶,描写其他的还有《五弦》《夜筝》与《琵琶》等,其中以《琵琶行》最为著名。描写乐歌的诗篇也很多,《法曲》《清吟调》《骠国乐》等。在众多作品中,白居易描写乐人的数目是相当多的,而且写的十分出色,作品大约有36首。而这些数量极多的音乐诗篇,就时间而言主要是在盛唐,所以对白居易的音乐诗篇进行分析,不但有利于了解盛唐音乐



发展,而且有利于了解他在这些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下文将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音乐的描写,表达他对大唐盛世的

向往和怀恋之情。以《霓裳羽衣曲》的描写为例,它是盛唐宫廷乐舞的代表作,关于《霓裳羽衣》的来源目前比较合理的说法是最初由西凉节度使杨敬

述进献的《婆罗门》曲改名而成,进入宫廷后,玄宗也进行论述改编,后人又将此了,说是玄宗游月宫得仙乐而作,还有说是玄宗望仙山所作。此舞曲在盛唐宫廷非常受欢迎,宫廷经常演出全套的大型乐舞曲。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中: “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冬雪飘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 ”唐玄宗和杨贵妃都非常喜欢此曲,杨贵妃不仅表演而且亲自教授,《霓裳羽衣曲》在太常寺、太乐署、教坊,梨园中均有表演,常

被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白居易对《霓裳羽衣》十分钟爱,在他的诗篇中多次涉及到,据统计有作品16篇。在《霓裳羽衣歌》中直接抒发了他对此曲

的热爱之情: “我爱《霓裳》君合知 ”、 “惊破《霓裳羽衣曲》 ”、 “曲爱霓裳未拍时 ”等。白居易在杭州和苏州任职的时候,经常组织官府乐伎排练此舞曲,他在《霓裳羽衣歌》中写道: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在他的文中也有记载,《醉吟先生传》中: “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一曲 ”。在白居易描写《霓裳羽衣》的诗篇中,有大量诗句


渗透了作者对大唐盛世的向往和怀恋之情。如白居易的《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中: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江南遇天宝乐叟》中: “冬雪飘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欢娱未足燕寇至,弓劲马肥胡语喧 ”。在这些诗句中都流露出作者心中真实的情感,即对盛唐社会开明,经济繁荣的无限向往。白居易其他描音乐的作品中时常通过描写乐人来表达作者对盛唐的无限怀恋和向往之情。他们在诗歌中歌唱乐人,通过对盛唐著名宫廷乐人表演技能、表演活动与受宠等来展示盛唐的歌舞升平,进而引起读者对盛唐的缅怀和追忆。如白居易的《问杨琼》《梨园弟子》等,这些作品通过对乐人年轻时受帝王宠幸以及大唐歌舞升平的描写,表达对盛唐的无限怀恋之情。如白居易的《问杨琼》中: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向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他主张演唱者,不仅要有悦耳的美感音质,更重要的是要在声中寄情,用情来歌唱,声和情要同时表达,这样的歌唱才算完美。他对当时的歌唱现象提出不满,他指出以前乐人歌唱唱情,而现在重唱声,表达他盛唐时期音乐的怀念之情。其次,表达对中唐政治制度的批判。白居易对中

社会现实非常关注并积极参与政治白居易生当中唐之世,深知政治昏暗,朋之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白居易作为当时的谏官,对当时的政治制度

十分不满,他时常上谏,因此他经常受到人的排斥。《旧唐书》116记载:



“宗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封晋男。太和初,二李事兴,险利乘之,更相夺移,进退毁誉,若旦暮然。杨虞卿与居易姻家,而善李宗闵,居易恶缘人斥,乃移病还东都。 ”因为长期遭贬,他内心压抑愤懑,《琵琶行》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也是其描写音乐诗篇中最著名的一首,作品借琵琶女的沦落身世,抒发诗人的愤慨和幽怨之情。他在《琵琶行》诗前小序中把写这篇文章的动机交代的很清楚: “毋庸赘言:予出官两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意。 ”在《琵琶行》中,琵琶女的遭遇和作者在现实中的遭遇很像,曾经的琵琶女受人追逐,风光无限: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但年老色衰后,生活一落千丈,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她的身世引起贬官与江州的白居易的无比同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因为白居易也曾在京城当官,受尽风光,而现在却被贬官到穷僻之地,正因为如此,诗人白居易无论是听倡女的叙述还是听她的表演都引发强烈的共鸣,发出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之叹。所以诗人对商妇的同情实际是对自身不幸的悲鸣。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白居

易的诗篇中,表面上是对盛唐音乐进行描写,而实际上,他是借描写音乐表达自己对盛唐社会开明,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的向往,在向往的同时,也

表现他对当下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种种弊端的婉转批判。通过对音乐的描写来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是白居易所擅长的,同时也是他对传统儒家礼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音乐应与传统的儒家文化相结合,他肯定音乐反应政治。他以为政治的好坏,决定人民感情之为和乐或哀怨,而人民感情之为和乐或哀怨又决定民间所产生音乐之为快乐或悲哀。同时白居易本身爱好音乐,精通音乐。白居易一生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具有高深的音乐养。白居易在音乐美学方面有重要贡献,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指出白居易的音乐美学观立足于儒家传统崇雅贬俗的理论,虽有局限性,但相比而言有一定的进步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40b6f72f3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