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历过程》,欢迎阅读!
经历过程 感悟古诗
――教学《夜书所见》片段及反思
贺兰二小 王雪梅
教学《夜书所见》,我首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理解词语,初步感知诗意。然后请学生朗读古诗,发现“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挑字,有读“tiāo”也有读“tiǎo”。于是,孩子们的意见有了很大的分歧。
生:“挑促织”应该怎么读?
师:它是多音字,这里能读两个音吗?
生:不能读两个音。多音字怎样读,该由它在句子中的意思来决定。
师:谢谢你让我们大家知道读多音字的一种方法。这里究竟该怎样读呢?
生:我认为诗中它读“tiǎo”,因为它有挑逗的意思,我从诗中读明白了孩子们是在逗蟋蟀玩,所以应该选择读“tiǎo”。 师:蟋蟀?诗中有吗?
生:有,我通过查工具书知道促织就是蟋蟀,就是我们所说的蛐蛐。
师:你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生: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诗中它应该读“tiāo”有挑选的意思,诗中并不是说挑逗,而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师:你不仅借助工具来理解词语,还把词语放在句中来理解。你为我们找到另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读音呢? 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生:读后,我们在小组内讨论。
师:好,我接受大家的建议,按照你所选的读音,来读这首诗。
生读诗后,分组讨论。
师:现在谁能为你选择的读音,说出充分的理由!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读“tiāo”,诗句“夜深篱落一灯明”,告诉我们时间已是深夜。深夜,这么晚,孩子们会在逗蟋蟀吗? 生:我们讨论后,认为也读“tiāo”。诗句“夜深篱落一灯明”,不仅说出了时间,也点明了地点。篱落是篱笆丛。深夜,孩子们在篱笆丛中做什么?只能是逮蟋蟀呀!
生:我逮过蟋蟀。晚上,我拿着手电筒,来到田野中。哪儿声音大,循着声音去捉,准能捉到一个叫得好听又好斗的蟋蟀。所以我认为读“tiāo”,诗中孩子也是在捉蟋蟀。
师:刚才这些同学的发言都很精彩。他们读书都很专心。有的结合整个诗句,有的联系我们的生活,为自己选择读音找充分的理由。现在同学们知道该读哪一个音了? 生:读“tiāo”.
师:我们终于能读通这首诗了。我们就大声地读一读吧! 生齐读。
……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经历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我在《夜书所见》的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争执点入手——“挑”字该读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分享了学习的经验与成果,也分享了快乐。学生的自我发现,体现了自我价值,享受学习古诗的乐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展了个性。古诗文的教学重在品词,抓住诗眼,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学生的主体精神就能被大大激发,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进而事半功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3cd5ef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