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李白

2022-09-03 22:01: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眼中的李白》,欢迎阅读!
李白,眼中


我眼中的李白(一)

相传贺知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极端欣赏李白之才,“谪仙”的称号就是这位先生送给李白的。他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举荐到了朝廷,才使这个年轻人有机会写了几首轻薄的诗为世人所知,“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并有了传说中的对高力士的戏弄,也有了高才吓退渤海国使者的潇洒,他喝多了酒,皇帝亲自给他喂凉水„„想一想,这几段故事应该是诗坛高才生李白一生中最为辉煌的几笔。但自此之后,贺知章和李白本人都陷入了一种痛苦的漩涡,贺大人实在不明白这个诗才如仙的年轻人为什么就不能容于朝廷?李白从此如丧家之犬一样地奔走各地,写得诗看似自由奔放,而其实,如果没有了酒精的麻醉,李白的人和文都是一样地沮丧着„„

李白是中国文人,尤其是运气不佳的文人的一个很好的参照。我从来不否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陡峭的山峰,再难有人企及。但我真的有些不明白这个一生忙碌却一事无成的男人一辈子在想什么。他无意中给中国人留下一大堆光辉灿烂的锦绣诗文,但他终其一生也没把自己活着的事经营明白。

李白清高狂傲了一辈子,却是一份假清高。25岁时出蜀而游,人们记忆他的历史抵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但这25岁之前李白的一些做法基本奠定了他一生的格调。自青少年时代,当他自觉有了一定的诗才之后,李白就遍访四川地方要员,拿着当时的“名片”投刺京城来蜀的官僚,而且,还真的得到过以礼部尚书衔出任益州长史的苏廷页的赏识。这次拜访成功让李白尤其高兴。为了十年寒窗脱青衿,一朝能为帝王师,他隐居岷山待价而沽,广汉太守慕名前去看望他,使他的名声渐大。这些公关活动的成功开始让李白觉得这可能是他一生的一笔大生意,从此在写诗之外专注此道,或者说,他一定要把诗写好,因为唐朝是一个格外重视文才的朝代,写好诗是做好生意的最重要的本钱。

出川后便在东南游历,写了不少寄情山水的诗,诗写得漂亮,目的却没变,就是为了能等一个更赏识他的人出现。其中他干了一件自以为漂亮无比的事,那就是他娶了一个好老婆,这老婆不得了,是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李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结识更多的朝廷官员。

35岁,李白终于有机会来到了京城长安,他依然如故地用老手段结交了一批京城大腕儿,就是想让人家帮他,这些大腕儿其中就有那个贺知章。李白初入长安大概三年时间,一直想混个一官半职,成就个人梦想什么的,却也没个什么结果。

于是,李白灰溜溜地跑到了终南山上开始隐居了。结果是有些狼狈,但李白钻营的技术却是超一流的。话说,玄宗有一个亲妹儿,叫玉真的公主,正好在终南山有个别墅,李白自然有办法让自己变成了公主的座上客,在这儿,他拜见了宰相的儿子,驸马爷一类的达官贵人,但结果却一直不理想。看看《蜀道难》《行路难》这些诗吧,都写于此时,这爷们儿的心情当时实在有些糟,看来,这“终南捷径”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好在李白的文学底子还是不错,再说了,他在这玉真公主身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当时,还有一个比较愿意帮他的道士叫吴筠的,都替他说了不少好话儿,终于,李白有了一个被朝廷招入进京的机会。奋斗了四十年,眼看,要有结果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切,就这轻狂劲儿,能有什么好果儿吃吗?

二度入京,也就过了那么一年多一点的好日子,就是开头说的那一幕,牛B到了极点!但就这轻狂傲慢的态度,连皇帝都烦了——滚蛋吧!那一年,李白44岁了。



我眼中的李白()


我曾经用心想过中国分子的命运为什么总是这样的多舛。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在于中国知识分子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社会对他的评定之间有太大的落差。就象我们十分地肯定李白的诗才,但就李白这样一个人,能当得一个好官吗?中国的官员是政治体制的组成分子,行政事务、刑事诉讼、农田税赋的具体处理者。一个经常酗酒,待人接物傲慢无比,常沾沾自喜于巴结逢营的一个人会做成一个老百姓会喜欢的好官?我一点儿也不相信!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李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和平常人相比,他的诗才太高了,想让他自己谦虚点都很难,如果只以诗才而论,整个大唐时代,有几个人是李白的对手?这么高的才情,然应该得一个很高的官职!这是一般人的逻辑,连李白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可在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眼里,这样的人做官能称职吗?于是,以李白为代表人物的中国文人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可李白终其一生也没想明白这个道理。在唐代,政府选拔官吏的一般办法就是科举,再就是举荐。李白自恃才高,不想走一般书生的科举之路,只想走“终南捷径”,这个思路影响了他一生,他一生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44岁的李白含泪离开了长安,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狼狈地离开了他一直向往的那个大都市,而且这么快。李白很快就从长安来到了洛阳。那一年,对于中国的文学史应该是很不起的一年,星光异彩——因为,中国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相见了!文人们对这次相见都给予了无穷的遐想,现代学士闻一多先生曾著文对这次两大诗人的相见做了极为精彩的描写。但想一想,真实的情景呢,也就是两个同样落魄,同样怀才不遇的男人在一个蹩脚的小酒馆里的几次攀谈而已,可能喝多了酒,可能聊得比较投机。谁请客呢?可能是李白请得多一点吧,他刚从长安出来,过去一年里皇帝的赏银估计还有不老少,杜甫看着比较穷酸些,人也老实,自然是李白掏喝酒的银子了。两人交换了不少的诗作,都惺惺相惜,但于仕途一道,两人都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多说一句,杜甫为了当官也做了不少没面子的事儿,他在长安呆了7年,献媚于他人,也参加了科举,但运气却没有李白好些。

接下来,李白的行程真的没什么创意了。无论走到哪里,要拜访的依然是当地的达官贵人,人家请他喝酒,他就以诗作相赠,目的很简单,跟以前一样,无非是想求得他人的赏识,有时那态度都近于乞求了,唉!不过,对这个连皇帝也曾赏识,被贺知章称为“谪仙”的人,大家还是比较给他面子,所到之处,喝酒之外,估计大家还礼貌地送他了不少盘缠,所以,这段日子苦闷是有点,但到底也随了李白的走遍天下的心性,一路地走下去也没有多少生活之忧,到哪个地方都能混个肚儿圆。列数李白这几年的所做所为,和25岁之前的行事没有任何区别,做的事还是一样地让我们这些后来人看着恶心,有一次,他竟然替宣城太守写了一封谄媚于权臣杨国忠的信,虽是替他人代笔,口辞却是极端地奴颜婢膝,这时,里还看得出一个伟大诗人的风骨来?

我眼中的李白()

我也只是刚刚说了李白的半生而已,大家就有点受不了了!有什么啊?李白确实是个好诗人,至少是前无古人,可这写诗是一回事,做人又是一回事。如果唐朝没有了李白和杜甫,那整个唐代文学就会失去了多少光彩啊!

在说李白之前,加评一点白居易,白是中唐时期的一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老百姓写了很多诗,按理说,这老白应该是根正苗红的诗人了,可真正的白居易可是个喝花酒宿花巷的花花才子。但这样的历史面目也不至于淹没了他的诗人的成就。李白就更是如此了,无论他做人如何不成功,但他的诗歌的成就是任何人也无法企及的,按个人的喜欢程度,


白在我心里是第二的位置,第一是苏东坡。因为苏东坡不但才高,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方式也内敛多了,做文人,可以学苏东坡,但不能学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为这一句诗,李白在世人眼里增分不少,认为他是个极端清高之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可这样的表白和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又有那么大差距。从我前面的评述中,大家也一定会有这样的认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暴发。半辈子壮志难酬的李白终于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75612月,他应邀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军队参与到平叛的队伍中,能为国出力,的确是个很好的机会。看看此时的李白,他不屑于参加一般的队伍,他加入的是永王的队伍,永王是谁?玄宗的儿子啊!李白参军的目的其实是昭然若揭的。可偏偏李白很倒霉,永王和肃宗最后又闹翻了,自己也成了叛乱分子,自然也在被震压之列,最后,倒霉蛋儿李白被充军发配到了夜郎(今贵州)。在流放途中李白遇赦,可此时他已经59岁了。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2岁。

李白的一生在我眼里实是有些狼狈。

在李白的900多首诗歌里,政治抒情诗占了相当的篇幅,就是说,李白一生都陷入了一种狂热的政治热情中,这种热情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一个男人活一生建功立业的志向是要有的。可惜他的这种热情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切入口,他应该有很多机会,至少比杜甫的机会是多多了,可这些机会他一直没有能抓住。

没有抓住这些机会,李白一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他的性格有问题,生活方式有问题,做人有问题,与人相处有问题,他的问题大了,可他看不到,他总是发牢骚,认为是一些权贵奸人挡了他的道。也许真的是这样,喜欢李白之才的人真是不少,可喜欢李白这个人的估计不是太多。所以,李白的一生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一直想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直碰钉子,一直不放弃。

按我们现在的观点说,李白这个人在政治上极端不成熟,所以,一辈子难有大的成就也就在所难免了。如果李白能换种活法,结局肯定是另一种样子的。毕竟文学的大才和政治的大才是可以统一在一起的,象王安石、司马光就是这样的人士,就是苏东坡也比他强了不少,苏学士的才情不在李白之下,而且人家还算是个相当不错的好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3be3208844769eae009ed7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