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锁定汇率风险》,欢迎阅读!
案例一:锁定汇率风险
某企业从A银行贷款一笔日元,金额为10亿日元,期限5年,利率为固定利率6.25%。付息日为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2003年12月20 日提款,2008年12月20日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企业提款后,将日元换成美元,用于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出口后获得美元收入。
(一)风险提示
从以上情况看,企业这笔日元贷款存在汇率风险。企业借的是日元,用的是美元,收到的货款也是美元。而在偿付利息和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时,企业都需要将美元换成日元。如果日元升值、美元贬值,那么企业需要用更多的美元来换成日元还款,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二)解决方案
企业采取以下货币互换的方式,就可以有效锁定汇率风险。
1. 在提款日(2003年12月20日)企业与B银行互换本金。企业从A银行提取贷款本金,同时支付给B银行,B银行按约定的汇率支付相应的美元;
2. 在付息日(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企业与B银行互换利息。B银行按日元利率水平向企业支付日元利息,公司将日元利息支付给A银行,同时按约定的美元利率水平向B银行支付美元利息;
3. 在到期日(2008年12月20日)企业与B银行再次互换本金。B银行向企业支付日元本金,企业将日元本金归还给A银行,同时按约定的汇率水平向B银行支付相应的美元。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在期初与期末,企业与B银行均按约定的同一汇率互换本金,且在贷款期内企业只支付美元利息,而收入的日元利息正好用于归还日元贷款利息,从而使企业避免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案例二:进行套期保值
2003年1月15日,A公司以1亿欧元的价格向B公司出售设备。为了促成交易,A公司同意借给B公司8000万欧元,5年后收回本金,B公司按季支付利息。与此同时,由于业务发展,A公司在C银行有一笔6000万英镑贷款,需要按季向C银行支付利息。
(一)风险提示
在这一过程中,A公司面临较大的货币风险。A公司担心,在此后的5年中,由于每次必须将从B公司收到的欧元利息换成英镑支付给C银行,汇率必定波动,因此公司永远不能确定每次其收到的欧元利息能换得多少英镑。如果欧元贬值,那么A公司将蒙受巨大的
损失。
(二)解决方案
A公司与C银行协商后,决定使用货币互换合约对自己的货币敞口进行套期保值。
1. A公司与C银行同意在2008年1月15日,用8000万欧元交换6000万英镑。A公司支付欧元,收到英镑。固定汇率为0.75英镑/欧元,这一数值是根据银行的买价按照舍入原则得到的最接近的“大数”。
2. A公司每季度向C银行支付本金为8000万欧元的利息,固定年利率是4.36%,以欧元标价。
3. C银行每季度向A公司支付本金为6000万英镑的利息,固定年利率是5.78%,以英镑标价。
货币互换合约为A公司的货币风险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对冲。A公司不必将从B公司得到的欧元换成英镑,不用担心欧元贬值带来损失。B公司定期向A公司支付 利息,A公司可将这部分利息直接付给C银行。另一方面,C银行向A公司支付本金为6000万英镑的利息,这正是B公司所获得的贷款现值。事实上,这相当于 C银行直接收受了B公司支付的利息。
货币互换与外汇远期的差异
从原理上看,货币互换合约是外汇远期合约的翻版。所有远期合约的精髓,在于它们是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其中交易双方承诺在将来的某一时间,将以一种货币 标价的本金,交换成由另一货币标价的本金。按照交换开始时所商定的汇率计算的话,两个本金的价值相同。这是货币互换和外汇远期的共同基础,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于一些细节。
在外汇远期中,将来进行货币交换的汇率要进行调整,以消除可能产生的套利机会,因此远期汇率可以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计算得出。该理论表明,如果远期汇率 中存在错误定价,套利者将买进一个定价错误的远期合约,借入低利率货币,按照即期汇率将其换成高利率货币,再将高利率货币存入银行。这一行动将导致远期汇 率发生变动,最终套利机会将消失。
然而,对于货币互换来说,将来的汇率是交易结束时的即期汇率。在货币互换中,通过交易双方承诺在互换合约有效期间相互定期支付利息,使得套利机会消失。通过协商,利息可以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支付一次,支付的频率由交易双方在交易之初就商定好。
显然,在收受和支付固定利息的两条现金流中,利率是不同的。互换交易的利率是可以任意的,只要是双方商定的即可。然而如果利率分别是两个不同货币的风 险利率,就可以反映出双方真实的成本。这意味着在互换中每种货币所使用的利率,应该和在同一交易中计算远期汇率所使用的利率相同。只有如此,货币互换与外 汇远期的价值才相等。
因此,货币互换不像外汇远期那样,根据利差来调整未来的汇率,而是两个利息分别进
行支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30b097987c24028915fc3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