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品、悟:初中古诗词学习三境界》,欢迎阅读!
读、品、悟:初中古诗词学习三境界
高立军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年(卷),期】2018(000)007 【总页数】1页(P44) 【作 者】高立军
【作者单位】山东桓台县周家中学 【正文语种】中 文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在多读、多品、多思中来悟得其精髓,从而来引领学生从中感悟古诗词独特的人文魅力。 一、从读开始,体会古诗词思想情感
学习古诗词,首先要从阅读中来体悟。初中生已经具备学习认知能力,特别是良好的记忆力,更应该引导初中生多读、多背诵古诗词。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古诗词,从读、诵中来丰富知识,感受古诗词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情趣。古诗词在词句锤炼上,讲究节奏、韵律、平仄对仗,在表达情感上时而轻松明快、时而缠绵悱恻。通过学生的诵读,从古诗词中领悟丰富的思想与情感。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时,从诗中的核心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理解作者对春天的眷恋,对春雨下庭院中花儿凋谢,绿叶却繁茂的深情刻画,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作者伤春的复
杂心情。还有,在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时,对于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多次反复的诵读中,无需多讲就能体会到春天的美景,柳枝发芽,草地渐绿,春花缤纷,淡雅的水彩画卷呈现出来,将诗情画意展现得独富情趣。 二、展开想象,品诗词中的艺术手法
学习古诗词,除了读,还要品。古诗词“含蓄隽永”,寥寥数语,就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我们从古诗词的语句阅读中,往往可以联想到生动、形象、丰富、鲜明的意象,升华对古诗词意境的体验,也拓宽了我们的想象空间,感受到字里行间独特的情思。学习古诗词,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言简意赅的词句中,找寻和发掘意象,而意象往往是诗人创作的隐线,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要带领学生展开想象力,去填补诗中的空白,去构建诗词的整体画面。如在学习温庭筠的《望江南》时,对于第一组诗句中的意象,以独处深闺的女子凭栏眺望,梳妆,来表达“女为悦己者容”的喜悦;但其中的“独”字,却又折射出女子的寂寥与无奈,急盼心上人归来的心情。第二组意象为“千帆”舟楫而过,却未见心上人的失落,从“千帆”中来表达那份执着、专注,以及怅然若失的思念之情,犹如“悠悠”的江水,流不尽思念。最后从“断肠处”“白蘋洲”,让学生想象离别的场景,道出了感伤,也寄寓了细腻而含蓄的意象美,从中品味诗词的独特艺术创作手法。我们讲,诗词创作源于生活,而生活体验又是诗词创作的不竭源泉。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带领学生从诗词中品味艺术特色,还要从中感悟生活,引导学生用情欣赏,加深对诗词寓意的理解。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该诗结构流畅,情感丰富,更是融入了想象来展现黄河的壮阔,来表达李白的浪漫情怀。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来点拨学生,开阔诗作的视野,感悟黄河之水的浩浩汤汤,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仿佛就在眼前。所以说,想象力的启发与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学诗情感,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十分关键。
三、对比鉴赏,加深对诗词理解感悟
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引入对比方法,从诗词所描写的意象、艺术手法等方面,梳理相似之处,拓深课堂学习容量,还能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在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其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所蕴藏的思想情感,为我们营造了独特的诗词意象。“归雁”所喻指的对象,往往借之来抒发羁旅生涯的思乡之情。对于“青山”“绿水”所呈现的美景,虽然道出了诗人的轻松心境,对于“客路”“行舟”,则暗示了孤苦愁绪。多希望能够以雁传书,来寄托思念。对于“归雁”,很多古诗词都将之作为意象。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对于该诗中的“孤雁”,又有别于王湾的思念。王湾诗句中的“归雁”,陶醉在美景中,引发思乡之情;而王维的“归雁”则是塞外苍凉的风景下,表达去国还乡的孤寂感觉。两者相比较,作者所寄寓的深情虽相似却不同,由此来提升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拓宽诗词的鉴赏能力。
古诗词教学中,教法灵活多样,而阅读、品悟、鉴赏将增进诗词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好意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2ecb5cd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