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笔记(岳麓版必修2)

2022-04-25 04:34: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1.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笔记(岳麓版必修2)》,欢迎阅读!
岳麓,必修,中国,古代,土地
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生产力低下 平均分配

2、商周时期:井田制

性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关系: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

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产生:井田制开始商,盛行于西周

2)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

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3)性质: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4)瓦解:春秋开始瓦解,战国彻底崩溃。 井田制的瓦解:公田抛荒,私田私有

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提高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西周周王室衰微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过程: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私有制开始

产生税制改革——井田制加速瓦解 国变法运动——土地私有制确立

影响:政治——分封制崩溃

经济——土地私有制确立 思想——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商鞅土地改革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依军功行田宅 税制改革: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 关于井田制的性质及经营方式,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认为井田制是一种村社土地制度,井田上的生产者主要是村社成员或自由民。②认为西周是奴隶社会,周王封赐给各级奴隶主的井田,统称公田。奴隶主将分到的井田分配给自己的奴隶集体耕种。此外,奴隶主还鼓励奴隶开垦井田之外的荒地,称私田。土地的耕种者奴隶是没有土地的。

公田转化为私田 3、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军功赏赐 来源 1、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制

土地买卖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2、土地兼并

概况:战国——出现、两汉——发展、两宋——迅猛发展、明清——普遍

原因:土地的稳定性——动力

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 自耕农的不稳定性——来源

危害:①对农民而言:丧失土地,成为佃农,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普遍化;农民经济

况恶化,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危急王朝统治。 ②对地主而言: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中央集权。

③对国家而言:政府的税收减少,财政状况恶化;统治不稳定。 措施: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



- 1 -


不能抑制兼并的原因

1.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 2.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3.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二、土地私有制下经营方式的变化——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 1、田庄制 演变:成于东汉,兴于唐 特点:1.自给自足。

2.宗法色彩浓厚。(聚族而居)

3.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4.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2、租佃制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原因:①土地兼并--主观原因

②人多地少--客观原因

历程:战国——产生; 汉代——普遍;

宋代——仅次于自耕农形式; 明清——农村经济主要形式。 性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特点: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 影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2cac17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