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金融学考研你不知道的9件事》,欢迎阅读!
一、学校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在金融领域就业,学校的因素有时甚至大于能力的因素。一方面金融硕士与本科不同,在学习中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理念——授课内容各个学校都相差不多,但是名校的优良教师资源能够带来更新的资讯和更前沿的理念、信息。另一方面,金融行业非常讲究圈子文化,一所大学或在某个地域呈主导,或在某个领域占优势,对就业影响深远。
如果立志于学术研究,那么一定要瞄准清北复交等名校的硕博连读项目(不过以保送为主)而且有机会一定要出国学习几年;如果单想拿它作为自己未来就业的敲门砖那么就一定要先思考未来就业的地域和自身的实力再选相应的学校;如果自己实力足够,那么就瞄准北清复交上财央财等可以辐射全国的名校;如果保险起见,就以就业目的地所在省的985或211为目标范围。 二、新方向伴随着大便宜
每年名校的金融类硕士经常会有新的专业或方向开设----如果报考时眼光独到,有时候能捡到大便宜。比如,复旦经济学院的金融学硕士每年初试分数之高(虽然上海公共课判卷尺度要比北京略宽)、复试刷人之狠可以用惨无人道来形容,但是其管理学院也新设有金融工程硕士、财务管理硕士等,它们刚推出时录取分数之低、学生待遇之丰厚能让你瞠目(不过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竞争也激烈了)。 三、名校各有独门利器
由于自身定位及历史原因,不同的高校所对应的就业路径各有不同。以北大四院和清华二院为例:如果倾心于学术,那么CCER是首选;如果想到外资工作,光华或清华经管会更有优势;五道口则在国企、一行三会上面校友实力雄厚;汇丰则在深圳如鱼得水。再如课程设置上,北大经院着重于经济理论的分析、经济模型的研究,而光华则更重视商业研究;道口偏宏观偏政策,经管偏微观偏应用等,不一而足。 四、理工科其实更具优势
金融本质上是工科,经济学本质上是理科。因为在硕士及博士阶段,金融专业的学习会涉及到大量的计量及数学推导。如果是金融工程那就几乎都是数理推导加金融建模加计算机编程了。而立志于学术研究的话,没有深厚的数理功底更是寸步难行: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中,彼得•汉森本科学的是数学,罗伯特•希勒本科学的则是物理。
其实各大券商最喜欢的也是拥有理工科背景的经管类硕士----本科是是数学、统计、计算机、物理专业的机会更大,当然对于某些特定领域(如医药行业、化工行业、军工行业等)的行业研究员来说,专业是不受限制的!以五道口为例,2013年保送的40人中,有一半专业与经济毫无关系。老师也经常提及,本科时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的在硕士阶段最有优势,因为其数学功底、计算机功底够强,而金融方面的知识弥补起来是很快的。
五、做好硕士阶段面对无穷无尽小组作业与上台展示的准备
步入硕士阶段,金融专业课的学习将面临铺天盖地的小组合作。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专业课中九成都有随机分组的小组作业及合作展示,这也是金融经济类硕士生阶段学习的特色。总之,偏重应用的金融,在硕士阶段对合作、上台展示等的要求要超乎你的想象——其实在未来金融行业的工作中也是如此。 六、不要轻信论坛帖子的难度排名
各大论坛或机构发表或网友自编的金融考研难度排名曾火热一时,甚至很多同学就拿它作为自己报考的指导。先不说榜单的主观性,就难度而言,各个学校其实也自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很难比较。例如,清华五道口,其难度则在于总分(如没有把握砍下公共课270分的,报考要三思);北大四院的难度则在于专业课;复旦的经院的初试分数高得吓人,管院分数虽低但全英面试会让你感觉掉了一层皮;面对上交高金对于出身的看重以及全英的面试与授课,若对英语没信心最好放弃……所以与其纠结于各校考研难度的排名,不如深入了解学校的培养方向是否与自己对未来的规划相契合。 七、“校友”是步入金融市场的首要资源
由于中国的金融行业是在20多年中以爆发式发展所形成的,再加上中国自古非常讲究同窗、同乡情谊,金融行业(尤其在券商、基金、信托等)非常讲究圈子(多以大学为纽带)的概念:在一个校友圈子内,他们会相互帮助、资源共享,也会积极地提携后生,所以校友资源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两三年的课本所学。甚
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考金融硕士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其校友资源。如果想在市场而非事业单位就业,无论你愿不愿意,和校友的交际是成长的必修课,因为你的实习甚至未来的工作靠的就是他们。曾有专题报道提到,中国的投资界逐渐形成了以北大、清华、人大、上交、复旦、五道口、央财、上财、西财、厦大、武大、北工商等为轴心的几大投资界圈子。事实上,它们也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占有优势,例如厦大人在深圳势力雄厚,而期货领域北工商令众豪门低头,在基金领域北清复交五道口,在一行三会道口央财掷地有声,在上海上交复旦虎踞龙盘…… 八、不要只盯着经济管理学院
开设金融、经济专业的硕士绝非仅仅是经济或管理学院。例如,北京大学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里面也有独具特色的金融信息专业(每年一半的招生靠从北大四大经济学院调剂);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数学领域久负盛名,但你可知其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也开展的红红火火。除此之外,很多理工科大学的金融学发展也势头很猛,例如北航的金融工程依托北航强大的工科实力,最近几年在不动声色中发展的非常良好。还有一些科研院所的经济金融实力也属于少为人知的世外高人,如中科院研究生院、社科院研究生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以及一些不太知名学校的特色专业,例如北京工商大学虽然学校并不出众,但其期货方向的实力则是傲视群雄。
另外,报的时候眼界一定要宽,因为在很多名校,经济学硕士(除却思想史等比较冷门的研究方向)与金融学硕士的就业水平是差不多的,有时候去挤金融的独木桥,还不如挑个同校的经济学专业。 十、金融读研≠高薪
人们想起金融往往和投行“稳拿”联系起来,印象中投行往往“钱景”广阔。不过,真正能拿到传说中高薪的大都是国际投行或咨询公司(如中金、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但是大券商的主要招聘对象是清北复交的硕士,上财、人大、央财、科大等名校也有一些面试机会,而且大券商还非常看重本科背景,所以仅仅是名牌学校的硕士还不一定够。其次,投行也分研发岗与非研发岗,前者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研发岗的薪水高,不过对于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行研岗往往需要CPA,投研岗往往需要CFA,保荐人有时甚至要求司考。而且干投行,身体很重要——国内大券商一周工作 80个小时是常态,碰到像农行上市等大单,连续几个月每天睡4个小时那简直太随意了——高薪可不是随随便便拿的!国内一线、二线的券商或基金公司或许求职没那么难,不过薪水也相应会低一些。
银行、保险、信托等等也是主要的就业方向,不过相对投行其薪水要低一些:虽然年薪十多万正常(当然也分不同银行不同岗位),但是想拿六七十万甚至更高除非位居行长了。
也有不少金融硕士选择一行三会的公务员,这个岗位相对以上要更稳当但薪水更低(公务员的薪水在当下实在是只能糊口的水平)。
所以,虽然总体金融专业的硕士薪水要高一些,但一方面没想象中的那么高,另一方面收入总与付出成正比,千万别幻想拿个名校的硕士就手到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2a3bf7c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