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2022-12-05 21:07:2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欢迎阅读!
德育教育,学科教学,渗透
德育教育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无

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主课教师,我们都应该把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习惯,理解做人的道理,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那么,我们如何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以下总结

第一,关爱学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热爱我们的事业,这样才能热爱我们的学生。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上一年,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差生,由于成绩差便很自卑,因为他在初中一直成绩不错,而到高中成绩却逐步下滑,让他以往的良好心态当然无存,从而差之又差、自暴自弃,也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在平常的学习时间内总是以各种借口请假不上课,甚至要辍学,家长很发愁。我不是他的班主任但是我知道了他的情况,总是在他来上课的时候提问他,下课时询问他有什么不懂。后来他的地理有不及格到及格再到优秀。在他取得好的成绩后,我才找他做了简单谈话。通过谈话我知道只是我简单的关注,让他获得了信心。现在他在进步。我很高兴,如果我也采取冷漠的态度觉得他没有救了,那他可能从此再也不能重拾自信了。其实学生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

当然,我倾向于欢迎你们,喜欢接近你们,全心全意地接受你们的教育和指导。相反,如果他们觉得你不爱生活,他们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怀疑、厌恶甚至抵制的消极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多么努力,他们都不会接受。因此,有爱是教师取得教育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他们爱学生越深,教育效果越好。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同时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比如在讲“全球气候变暖和水土流失”时要很随意的提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高效课堂我总是悉心着装让自己愉悦;也总是精心设计导入语等等。有一次为了上好“宇宙中的天体”这节课,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让学生自己观察夏季晴朗的夜空,上课时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等,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如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有许多自然现象和规律。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老师的口语教学,那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总结规律,理解现象。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和总结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地训练

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知道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最后,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也应注意其策略。不能主导主体,提高渗透意识,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意渗透的可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接受能力,点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就能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未来的成长中既有能力又有德行!相信你会用你的心获得一些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2314ef4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