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闻一多论唐诗》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现在这份笔记保存了三十多年,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幸好还未丢失。对我个人来说,这是先师的宝贵遗教,应当永久保存学习;对学术界来说,它又是值得珍惜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广大人民的财富。”(郑临川)
“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闻一多先生说唐诗——郑临川笔录》)
“杜甫一生的思想,是存在于儒家所提出的对社会的义务关系之中,这关系是安定社会的基本因素。太白却不承认这种义务关系,只重自我权利之享受,尽量发 展个性,像不受管束的野孩子一样。王维则取中和态度,他的理想生活是不知道生活而享受生活,他的生活态度极其自然,只求在平淡闲适生活中安然度此一生。”
“自从先秦士大夫发表了他们修养超人境界的议论以后,在我国思想中便逐渐形成了理想完美人格的概念与标准,并且认为只要照着圣贤指示的理想去做人,即令无诗,也算有诗了。”
“魏晋人只做到把人格表现在字中,至于把它表现在复杂的诗中则不十分成功。陶渊明在这方面的成就算是突出的,但又超出时代风气太远,不能引起当代人的重视和发生广泛影响。六朝人忽视人格之美,世风因以堕落,直到唐初,诗的艺术一直很少进步。”
“拿哭来作比喻,太白之哭像婴儿,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人生痛苦,子昂倒是像成年人的哭声,他诚然是有所激而发的,也就容易感人。”
“子昂的诗古今独步,几乎众口一辞,无人否认,这道理值得研究。” “似孟浩然的作品则是中晚年所作,尤其是晚年的《辋川集》,它达到了浩然那种生活即诗,淡即无诗的境界。” 《宫体诗的自赎》:
“一点点艺术的失败,并不妨碍《长安古意》在思想上的成功。他是宫体诗中一个破天荒的大转变。一手挽住衰老了的颓废,教给他如何回到健全的欲望,一手又指给他欲望的幻灭。”
“回返常态确乎是刘希夷的一个主要特质,孙翌编《正声集》时把刘希夷列在卷首,便已看出这一点来了。”
“这是中国式的文艺批评,隽永而正确,我们在千载之下,不能,也不必改动它半点,不过我们可以用现代语替它诠释一遍,所谓泄露天机者,便是悟到宇宙意识之谓。”
“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
“在这种诗前面,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
“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四杰》:
“这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教历史上第一位英威的女性破胆的文士,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都是他干的。” “若没有卢、骆,那会有刘、张,那会有《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和《秦妇吟》,甚至于李、杜、高、岑呢?” 《孟浩然》:
“我们似乎为奖励人性中的矛盾,以保证生活的丰富,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这均势,于是读书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谐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
“白袍靴帽固然是“布衣”孟浩然分内的装束,尤其是诗人孟浩然必然的扮相。” “在许多旁人,诗是人的精华,在孟浩然,诗纵非人的糟粕,也是人的剩余。” “得到了象,便可以忘言,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以忘掉‘孟浩然的诗’了。” 《贾岛》:
“可见每个在动乱中灭毁的前夕都需要休息,也都要全部地接受贾岛,而在平时,也未尝不可以部分地接受他,作为一种调济,贾岛毕竟不单是晚唐五代的贾岛,而是唐以后各时代共同的贾岛。” 《杜甫》:
“他死了,他在人类的记忆里永远留下了一道不可逼视的白光;他的音乐,或沉雄,或悲壮,或凄凉,或激越,永远,永远是在时间里颤动着。” 《英译李太白诗》:
“翻译中国诗在西方是一件新的工作(最早的英译在一八八八年),用自由体译中国诗,年代尤其晚。据我所知道的小薰良先生是第四个人用自由体译中国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1e63aef0912a2161579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