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双减”背景下学生课后作业的管理策略》,欢迎阅读!
“双减”背景下学生课后作业的管理策略
【内容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工作有关要求,浙江省就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学校教师教师要“提升作业水平”,从作业质量中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特别指出作业设计要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注重思维发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挑战。因此,本学年我校将课后作业管理,提升课后作业质量作为落实“双减”工作的抓手。 【关键词】:“双减” 课后作业 管理策略
本学期“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对于课后作业的管理还是处在起步阶段,学校和教师主要面临着,如何创新管理策略,进一步健全机制,提升课后作业的管理水平,如何使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文本、知识为主的课后作业观念,转变为“知识”和“能力”双线并进的作业设计新思路、新理念等迫切需要完善和规范问题,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重点研究学校课后作业的管理和教师课后作业设计能力。
一、课后作业的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在备课中往往忽略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设计的作业或是简单的重复抄写,或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或是枯燥的题海苦练,或是呆板的知识仿效,或是繁琐的偏题怪题。这样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新。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往往是烦而生厌,或是望而却步。小学生的课后作业问题不仅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西方发达国家的课外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如英国小学生课外作业形式有四类:一是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形式有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三是口头、听力作业;四是表演作业。再如美国教室经常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他们觉得应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又如在日本,学生课外作业非常关注学生生活的实际。
在我国,教育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优化作业政策,在1988年就颁布《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到2000年初教育部又颁布《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到今年的“双减”政策,我们深深感受到课后作业的管理是所有教育机构自上而下的行动方向。作业管理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补充,减负则成为课后作业管理的主线,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是走在减负的第一线,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合本校的各类课后作业形式。
二、课后作业布置策略
丰富课后作业的类型,把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结合起来,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应有的作用。
1.课后作业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扩展学生的生活化的活动时空,进行生活化的作业
设计,使师生自然摆脱作业形式主义和机械繁琐的状态。其目的在于落实“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改变单一的作业设计模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课后作业,让学习回归生活,把课后作业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2.课后作业要有层次性
作业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如果在刚开始作业的时候就感觉到很棘手,势必会产生厌倦情绪,大大降低思维的开阔性。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对作业要进行分类,由易到难,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题——能力题——提高题。基本题是第一层次,主要是概念的掌握,涉及的知识点等。这一点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课,就完全可以自主解决;第二层次是能力题,主要通过老师课堂的讲解和引导,将方法讲清楚讲透,或小组合作解决;第三层次是提高题,要求学生在完成前两个层次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高,从而有序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业的三个层次,是对学生的三种不同要求。对于第一层次的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第二层次的作业,要求(除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完成;而对于第三层次的作业,鼓励中等以上的学生思考,要求在学习上处于班级前三分之一的学生必须完成。
3.课后作业更具有拓展性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不断探索如何利用好晚托服务来丰富我们的课后拓展服务作业。目前,我们已经设置了如“跳绳”、“排球”、“足球”等体育拓展活动,还设置了“小越班”、“古筝”等艺术类活动和“阅读”、“英语口语”、“讲故事”等拓展活动,为我们的课后作业做了必要的延伸,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支持。
三、策略实施路径
1.探索与建立具有学校特色课后作业。
2.进一步丰富各学科实践性课后作业资源,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
3.规范学校课后作业管理机制,完善课后作业的研发、布置、评价等实施策略。 四、策略内容
(一)理论引领,明确课后作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学校课后作业管理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参与,在集体实施中具体分为学校行政层面和任课教师两个层面。学校行政层面主要通过研读政策文件、邀请专家、行政论坛等形式,明晰课后作业的管理路径和实施要点、难点和重点,转变行政的管理理念;教师层面通过专家讲座、同伴的共享交流和线上线下的资源分享,明确课后作业的重要性,明晰课后作业的相关要素,更新传统的作业模式,在思想上更新作业观念。
(二)问题为导向,建立课后作业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和服务教师,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解决教师的困难,激励教师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课后作业教师、学生、家长的需求及学校存在的优势和困难,成立学校课后作业管理和研训小组、制定学校课后作业实施方案,让各学科教师明确课后作业设计、布置、评价的相关制度和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1e5829e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