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科举中秀才的故事

2022-12-18 21:11: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蒲松龄科举中秀才的故事》,欢迎阅读!
蒲松龄,科举,秀才,故事
蒲松龄科举中秀才的故事

清顺治十五年,十九岁的蒲松龄,一连闯过了县府道三道考试关口,从最后一道考场上出来,他宽宽地松了口气,陡然觉得天高地阔起来。这次考试,蒲松龄一改如临陷阱的惶恐感,当考场炮响门闭,当考题考卷一到手,他便从容提笔一挥而就,洋洋洒洒做完了试题,在《蚤起》和《一勺之多》入泮之作里,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的才学和灵感。

“松龄兄!”他还愣在原处,专心致志地回味自己的文章,正觉得还有许多未尽之处时,张历友、李希梅两位同窗好友也相继从考场出来。他们急急发问:“这次答题如何?”

蒲松龄微微一笑,反问到:“你们呢?”李希梅答到:“尚可,尚可,并没觉得身心吃力。”

“是啊!”蒲松龄说,“奋之书屋,看来却有好报。这次考试,抓耳挠腮、左顾右盼的事,是不曾有过的。”

考生们陆陆续续走出来,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嘴里还在咕噜着什么,有的则一脸沮丧。

他们三人回到下榻处,让店掌柜的打酒置菜,坐饮畅谈。他们每人都背诵了自己的考场文章,蒲松龄刚一诵完,张历友、李希梅击掌叫好:“到底是松龄兄才思敏捷!”

三人意气风发,兴致越来越高,仿佛那顶儒冠当真已经戴在了头上,不知不觉谈到了三更天方歇息下来。

张、李二人渐渐入睡,蒲松龄却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窗外,月淡星稀,深巷里时时传来梆梆的更鼓声。这时他似睡非睡,朦朦胧胧,见走进一个形体瘦癯的老僧,口里一边唱着,一边扯着蒲松龄朝外走去。不一会,他们来到一片荒郊野外,只见绿火点点,凉风瑟瑟,黑暗中人影绰绰,一个个像冤魂厉鬼一样,在那里哭号不止。这些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怪物,或狰狞,或悲哀,或绝望,都呼呼隆隆地围将上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伸出一双枯藤般的老手,抓住蒲松龄死死不放,一看,正是去年投井而死的乡邻董鹤年!蒲松龄吓出一身冷汗,挣扎着喊道:“放开我!”张、李二人被喊醒,连忙把蒲松龄摇醒。

蒲松龄坐起来,愣了半天,才说了刚才的梦。李希梅说:“这董鹤年也太可怜太可笑了,已经是才枯气尽,却年年要上考场,熬油似的。最后家产无存,功名成为泡影,竟疯疯傻傻地投井自尽。”蒲松龄说:“董鹤年并非等闲之辈,我偶然见过他的一些文章,实是饱学之士,怎奈命运多舛,苦了他。”张历友沉吟道:“此言差矣!他既不是才枯气尽,也不是时运不济。我与他沾亲带故,曾在一块谈古论


今,他过于超脱,所作所为皆不合时宜,所以才屡试不中。其实,董先生晚年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仕途于他是一条绝路,但是晚了,家道败落,几乎到了乞讨度日的地步。他临死的前几日,把藏书和所写文章诗词,一页一页投入灶火,老泪纵横,仰天长叹。那纸灰像飞旋的黑蛾,起起落落,分明是他自我祭奠。” 蒲松龄听到这里,趿着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摇头叹道:“迂腐,迂腐啊!可惜可惜!”李希梅似乎被蒲松龄的情绪感染,发问道:“倘若我辈亦遭此不幸,我们应如何?”

张历友接道:“正是飞黄腾达之时,怎么说这种傻话!退一万步讲,就是当真如此,我们也不会走这条自轻自贱的路啊!”蒲松龄自言自语地说:“自轻自贱固不可取,那么怎么才算得自重呢?”

这时窗外已经放亮,几个赶早路的乡客已经起来,三人也打点行装,起程回乡。夜间那场惊梦和议论也早被那明丽的霞光赶得无影无踪了。

学使施闰章主管这次考试的阅卷,这几日他早起晚睡,为阅卷事弄得很疲倦。卷子都是平庸之作,扫人兴趣,一点提不起神来。这天晚上,他哈欠连连,准备就寝,又觉得发榜之日近在眼前,赶早不赶晚,于是又拿出一份,卷首写着:淄川,蒲松龄。《蚤起》开篇头几句,就使得他睡意全无。待急急匆匆浏览一遍,他不禁以拳击掌,连连说:“好文章!”

施闰章历年来有个习惯:凡考卷,他必亲阅。 而像这样的.文章,他多年来还是头一次碰上。

他兴奋地想:小小淄川,竟是藏龙卧虎之地,淄川县令费祉是我学生,我定向他举荐。他又仔仔细细地将文章看了第二遍第三遍,站起来,从案头走到前厅里,一边默诵开篇的第一段:“常观富贵之中皆劳人也,君子逐逐于朝,小人逐逐于野,为富贵也,至于身不富贵,则又汲汲焉伺候于富贵之门,而犹恐其相见之晚”“这文章了得,不是奇才,哪有此妙句!”他心里兴奋不已,自言自语道。 施愚山立即提笔,在试卷后写到:“首艺空中闻异香,百年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维风移俗。次,观书如月,有掉臂游行之乐。”他把毛笔一搁,一字一顿地说:“今次发榜,榜首非他莫属!”

蒲松龄在县、府、道三试中均名列榜首,成了秀才。

往日滞板寂寞的蒲家庄被这喜讯搅动了,欢乐与悲哀之于人间,莫过于功名成就。亲朋好友奔走相告,街里乡邻也竞相传颂。那些整日荷锄劳作于田间的乡农,就觉得连自己也身价倍增,脸上增辉。

八十三岁的张老伯,念过四书五经,德高望重,是乡里凡事作主的角色。他坐在村头大槐树下,磕巴着烟袋锅,又严肃又神秘地对聚在周围的人们说:“你们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1ce3c9d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7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