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创作与写生

2023-03-23 05:33: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与写生》,欢迎阅读!
山水画,写生,中国,创作
中国山水画创作与写生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品鉴》 2019年第11



眼晴是认识和感受世界的第一扇窗户,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构成画面的第一要素是自然界的视觉印象,视觉印象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给予的。它是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手法给予观察者最鲜明的视觉感受。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发现美,得到关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表象。石鲁对于写生观察曾提出:“观物当面面观,变动观,上下观,远近观,四时观表里观,无所不观,无微不至,必熟能活。观察生活,洞悉物理,既要冷观,静观,更要热观,动观,要直观,又要默观。”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造物主,给予我们不同的印象。如荆浩浪迹于太行山之洪谷,每日上突巍峰,下彻穷谷,开创了高古浑沦的北派画风,太行的巍巍就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太行的原始美给予了荆浩最原始的视觉印象,高古浑沦可以说是太行为我们诉说的“美”;董源卧于江南而写烟山云林,李成避地营丘,徜徉于烟云雪雾之间而成就其寒林迷离之妙笔,他们将江南山川的远近层次和寒林平远之景表现的淋漓,这也是因为客观物象所诉说的不同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范宽常居太华、终南,时时危坐山林之间,雄浑壮伟的北方山水成为了峰恋浑厚,势壮雄强的客观印象;黄公望每日看富春山,领略江山钓滩之概,探虞山而知朝暮之变幻,四时阴霾之气韵而画乃入神;倪瓒浪迹五湖三泖而成其幽淡疏萧之趣。在写生过程中所到之处不同,赋予的视觉印象也有不同之处。陕北的苍荒,江南水乡的温润,四川青城的清幽,黄山的雄、奇、峻以及太行的巍巍不同的客观物象给予我们观察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客观的视觉印象是我们去认识自然的第一把钥匙,打开门的第一视觉印象就是自然赋予我们眼睛的,我们用自己的眼晴去感受那些大自然的第一印象,并且将它原始的,感性的表现于我们的画面。我们的眼睛用感性的目光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表象的美,那是不经过加工的,是自然本身所赋有的“美”。从表象到形象概念要经过反复多次的认识,并要经过头脑的分析,综合,抽象,具象等加工改造作用,人的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正是表现在这些作用上。对于通过观察体验而得来表象进行比较,选择,分析,综合,然后进行抽象和具象,最后得到一个反映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新形象,这就是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概念”。简单的说即是面对大自然时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是简单的视觉印象,而是视觉印象对于画者内心的冲击与画者所产生的对所见事物的一个新的内心描绘。然而在写生中如何将视觉印象升华到形象概念,就是要求我们在写生时更要注重自己的感受,正如张大千愈“要领略山川灵气,不是说游历到那就算完事了,实际是要深入其间,栖息其中,朝夕孕育,体会物情,观察物态,融会贯通,所谓胸在自有丘壑之后,才能绘出传神的画。必须要体会自然,才能表现自然”。只有在将视觉艺术上升为内心视象,将自然放置于画者的心中,人是画面的主宰,画到一定程度时,根据画面的需要可偏离对象,这样画面才会更真实,不仅要画其所见,而且要画其所知,还要画其所想。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到“思”和“景”,思者:刑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因时,搜妙创真,是指画家对景物的构思设想,裁减取舍,进而进行构图创作而言的。眼前的景物并不能样样入画,而必须通过构思,决定取舍,对庞杂的形象进行提炼、加工、概括、提高,所以说:“刑拨大要,凝想形物”。而这个基础是必须对景的不同环境、条件、时间有深切的体察和感受(“制度时因”)在搜索探奇的过程中创造出合乎物象精神实质的“真”来(“搜妙创真”),显然这是写生过程中需要观察自然景物,广泛搜索素材,通过主观意识对所见的自然景物进行加工,这也是“厚积薄发”的一个创作规律。我们对景写生时,一方面要悉心感受大自然的变化韵律,另一方面要“超以象外”,得山水象外之象,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物我为一”的境界。山水画往往是通过“神似”和“意会”来表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其文化内涵,所以这也要求我们在写生过程中不仅仅是对景画,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将对景物的内涵和实质表达出来。南朝刘宋时期的宗炳曾在《画山水序》中率先提出了“山水以形媚道”,“媚”即是美化的意思,其内涵就是以有形的山水来美化无形的道,这才是中国山水画至高的表现形式,这与老子“万物皆由道而生”的思想是神会意融的。宗炳在关于如何取象的原则上,强调“象生于意”,注重“应目会心为理”的主观感受。中国山水画写生要求画家要“饱游沃览”,要“心存丘壑”。如李可染的《巫峡百步梯》突出表现了百步梯的险,但在百步梯周围却是找不


到他所取景的地方,他采取了想象自己站在高空,从上往下俯视的视角而得来的,这种想象是围绕着突出险峻又美的意境展开的。画乃感情的产物,所以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第一视觉印象,还需要将自己在观察自然景物时的主观感受表现出来,将客观景物与主观意识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的对景写生,将主观感受建立在自然景物之上,并对其形象进行主观创作。

经过思维的积极抽象与具象,普通化与集中画等概括作用,以及经过形象的判断和形象的推理等逻辑活动,最后在意识中创造出一个充分表现美的视觉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山水画写生中审美意象是从生活实际出发,为着美的目地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将以上所说的视觉印象和内心印象进行结合,并且以美为目的去进行描绘。“目亦同应,心亦俱会”,通过观察,将所见的自然山水再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注进画家的心灵世界,创造出好的山水画作品,引起观众精神上的共鸣产生美的感受,产出高于真实山水的山水画。对于山水写生来说观察客观的自然景物,强化主观的形象概念,最终的目的都是将现实的美和自我的意图在写生的过程之中以美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步骤也许不一定是对景的创作,但是前提都是需要我们以美为目的的去观察自然,表现自然。通过积累的感受,在面面观的客观条件下加入自己对美的看法和见解,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艺术家的“我”也是客观存在的“物”,以“我”之眼观“物”之特点的描写而抒发“我”之情感,通过美的心灵世界的形象化,是艺术家应该去感受和认识的。傅抱石,李可染等近现代大师都有提出山水画的画面好与否不仅需要忠于描写对象,忠于生活,忠于自身的感受,更是画面到70%到80%左右时,笔下活跃起来,画面本身会提出问题,这时写生只能作为辅助,画面本身才是主宰,所以对于创作来说最后还是要大家开始于写生,然后走出写生,写生既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复认识,也是创作的积累财富。我们通过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为创作奠定基础,创作是写生的审美意象所提炼的艺术形象,所以我们的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自然,胜于自然。不同的画家面对事物的姿态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不同、感情不同等,这些都是创造的源泉。同时在创作过程中我也认识到,真正感动人的,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风景,更重要的是感动别人的心。让美景打动我们,也让我们的心去感动大自然,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认识的大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16ecc1f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e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