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欧洲宗教改革笔记》,欢迎阅读!
欧洲宗教改革笔记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本课重点: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内容 本课难点:宗教改革的实质及历史作用 讲授新课: 导入:
一、中世纪的天主教 1、基督教的发展
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1054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原罪和救赎” 3、中世纪欧洲天主教的地位
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社会生活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4、天主教会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1)14~16世纪,西欧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的过渡,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其轻商思想和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背离,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宗教改革的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同教会的轻商思想产生冲突。
2)教会贪婪腐化,教士淫逸奢侈,根本不管教务,迫害“异端”(宗教裁判所)、贪婪敲诈。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
3)宗教改革的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4)在宗教改革之前,反对宗教神权的斗争已经开始,包括文艺复兴运动、欧洲范围的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造成巨大冲击。
宗教改革的文化因素: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5)德国因素: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6)导火索(直接):兜售“赎罪券”最终成为导火索。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德国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 2)直接原因:
——教皇兜售“赎罪券”
3)主要原因:文艺复兴的兴起
——淋漓尽致地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 2、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10月31日
内容: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指出信徒得救不靠教皇善功,靠终生悔改。 意义:“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3、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 (1)“因信称义”: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 (2)《圣经》是人们信仰惟一的神圣权威,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
(3)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4)简化天主教的复杂的圣礼,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历史意义
1)马丁·路德首先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完全相同的基督教派,严重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
2)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分裂,出现了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 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还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先后创立,形成了基督教三大新教教派。
5、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及思想改革运动/政治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三、宗教改革的扩展 1、加尔文宗教改革
背景: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内容:(1)认为圣经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 (2)主张先定论;
(3)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规定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4)主张过简朴生活,认为教会应该监督、社会、家庭; (5)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意义: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比路德教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加尔文教义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问题: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不同: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2、英国国教:英国借助王权建立起附属于王权的民族教会
背景:(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西班牙阿拉贡公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姨母凯瑟琳,她成为亨利八世的妻子,为他生了6个孩子,但只有女儿玛丽一个长大成人。亨利八世很为王位继承人伤神,于是,向罗马教皇提出与凯瑟琳离婚。教皇慑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拒绝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结果,愤怒的亨利八世便开始了对抗教廷的活动。当时的欧洲在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反教皇的情绪已经颇为普遍。亨利八世决定利用人们对教会的不满,加强自己的统治。)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1)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英王是英格兰国教会的最高首领,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 (2)保留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
(3)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伊丽莎白宗教改革的内容: (1)重申“至尊法案”,要求所有神职人员必须效忠国王; (2)通过《三十九条信纲》,把圣经作为信仰的唯一标准。 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保留了较多天主教的成分。 六、宗教改革的实质和评价
实质: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评价:
积极:沉重打击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为欧洲走向近代社会创造条件。
课标: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小结
改革人物 新教派别 核心教义 其它主张 马丁·路德 路德教 加尔文
加尔文教
影响地域
①“因信称义”②全体信徒皆教简化仪式神甫娶
德国北欧
士③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妻蔑视权威
①《圣经》权威至高无上;②主张简化仪式选举神法国、英国
信仰得救,即先定论 职生活节俭 等
①《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教会首①基本保留原教
亨利八世伊
英国国教 脑②神职人员须效忠英王③信仰义和仪式②解散
丽莎白一世
得救,《圣经》为惟一标准 修道院
英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0c90cc593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6.html